爱与责任 奠基未来
昨日,长沙达益女子职业中专的李泉和谢萍两位老师刚进校门就收获了一份惊喜︱︱班里的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做的小小手工艺品送给两位老师,祝老师们节日快乐。激动不已的两位老师连称“礼轻情义重”。图为李泉(着红衣者)和谢萍(着白衣者)两位老师手捧学生们亲手制做的小小手工艺品欣喜不已。卿永锋 小刘军 孟翊晓 摄影报道
策划人语
九月金秋,第21个教师节缓缓而来。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人生之旅中,老师,永远是值得尊重和感恩的人。在我们具有悠久尊师传统的国度里,“教师”这个名字所赋予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爱与责任。他们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心连学子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在今年这个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教师节,让曾经是学生的我们听听老师自己的心声,感受更多的爱与责任。 一音
全能校长用爱心管理
【新闻人物】黄水宁,周南中学校长
【执教时间】28年
【故事】他当过老师、班主任、教务员、副校长,当过仪器管理员,甚至是保洁员。从教28年,黄水宁几乎在校园里所有岗位上干过,对学校上上下下很熟悉。老师们称他是校园里的“全职工”。
如今当校长的黄水宁,还带了一个高三理科班级,每周都会下到班里指导学生学习。去年,他带的高三(9)班是全校高考成绩最好的班级。
今年暑假,离开学只有一个月时间,周南中学新校区还未全部竣工。为保证正常开学,黄水宁和老师们把家搬到办公楼。那时办公楼没水没电,楼道里垃圾成堆。他们睡地板,喝凉水,从一楼提水上楼,逐层逐层拖地擦窗,清理垃圾。干了整整一个月,学生们终于在开学时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新周南中学。学物理出身的黄水宁对文艺和体育特别感兴趣,他带过美术班,还是无线电小组、科技小组和健美操队的领队。在他眼中,没有“差生”,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特长。近年来,周南中学各类体育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特长生高考上线率在全市领先。
“‘课改’实际上是让学生有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黄水宁到周南中学后,着手课程改革。可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室,有些选修课无法开设。一次,看到几个爱好足球的学生在操场上争“场子”,黄水宁感慨学校的空间太小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建一个新学校,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
今天,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的新周南中学投入使用。在设备先进的新校园里,同学们可以尽情发展自我。
【老师感言】
发现自己的短处,发现学生的长处。
早读、清洁卫生、集体做操、上课、午餐、午休自习、班会、约谈、电话、访问、家访等构成一名普通老师的一天。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会因周而复始的每一天感到枯燥乏味,相反,他会全身心投入。
一支好队伍就是一个好学校。“管”是行政权威,“理”是人格魅力,管理重在“自理”。作为一名校长,要与人留空间,留给下属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放手去干。
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在一颗真诚爱心的滋养下才会卓有成效。 黄海英 卿永锋
孤独症患儿的“妈妈”
【新闻人物】杨勇,今年7月,她用置办嫁妆和新房的钱创办了启航培智中心,开始心无旁骛地当起孤独症孩子的“妈妈”。
【执教时间】4年
【故事】“妈妈、爸爸……跟着老师说一遍。”教孩子喊妈妈,看似简单的活儿,却是杨勇每天的“必修课”。孤独症患儿大都不会与人交流和沟通,哪怕只是叫一声妈妈。
一些孩子有自伤和攻击行为,会用自己的手拍打身体,撕咬自己,或以头撞墙。一次,一名患儿正在训练语言时突然张口咬住自己的手不放,杨勇正欲上前阻拦,孩子又猛地冲到墙边,用头撞墙。23岁的杨勇从未有过育儿经历,那一刹那间“护犊”的母性本能却涌上心头,她飞一般地冲上前抱住孩子,一句“妈妈在这,妈妈在这”脱口而出。小孩子感受到了杨勇的真情,他安稳地躺在杨勇怀里,说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词语“妈妈”。孩子的妈妈含泪告诉杨勇,为了这声“妈妈”,她等了5年。这一声“妈妈”震撼了杨勇的心,她告诉自己,这辈子一定陪孤独症孩子走下去。
【老师感言】
社会的歧视、家长的不理解是孤独症孩子康复的最大障碍,而爱和责任正是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良药。
孤独症孩子受歧视读不了书,脱离了社会;家长得知自己孩子患病后自暴自弃,不进行治疗或将责任推到学校、社会,对孩子不闻不问,使孩子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越走越远。我想说,这才是真正的病态,是缺乏爱和责任的社会“脖。面对这些,我只有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责任心感染家长、社会,帮助家长和社会了解孤独症,让每个孤独症患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康复训练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李卓 黄斌
让我道一声“谢谢”
【受访人】晓亮某中央报纸驻湘负责人,34岁。
【感言】我盼望有那么一天,我有非常高的成就,我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之时,我找到您,告诉您:罗教授,我是您的学生,我的成就有您多年前播下的关爱的种子。
【回忆老师】
“我需要您的帮助。”十年前,湖南师大。临近毕业的我因找工作而焦头烂额。初春的一个夜晚,我壮着胆子敲开了中文系罗成琰教授的家门。
罗教授并没有给我上过课,在学校,我只是多次默默地注视过他的背影,感受着一位博士的儒雅与厚重。这一份感受,使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敢于去找他,我深信,他不会拒我于千里之外,他会给我以帮助,以关爱。
我对罗教授说,您恐怕还不知道我的姓名。自我介绍后,罗教授鼓励我说:“你的名字,我是晓得的。”我把找工作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情况告诉罗教授,罗教授没有任何推辞,说:“我介绍一个地方,你先去实习,实习期满后再考虑调入的事。”
罗教授,您不知道,那一晚我是多么高兴,我不只是为工作有眉目而高兴,我更是为那一种无私的帮助给我带来的心灵绿色而高兴。您的帮助,对于一个年轻的学子来讲,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十余年来,我的工作已几经变换。十余年来,我没有给您打过一个电话,写过一封信。没有通过任何方式说过一声谢谢,但是十余年来,我时刻都记得您。我也时刻都想着要做一个出色的人,卓越的人。十余年来,我没有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击倒,我没有因为各种诱惑而变色,我没有轻言放弃,我依然保持着我的激情和真诚,保持着我兴国报国的理想。我不能辜负十多年前的那一份信任、关爱和帮助。
罗教授帮助过的人,一定不只我一人,罗老师影响到的人,一定不只我一人。中国教育界像罗老师一样影响过并正在影响着人的心灵的老师也一定不只一人,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像我们这样一群人在说谢谢,在说祝福,我们在承接来自于老师的关爱后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并在传递着关爱。梁瑞平
初为人师每天都被感动
【新闻人物】田地,湖南一师二附小一(1)班班主任
【执教时间】15天
【故事】20岁的田地还是个孩子,可她却称自己为56个孩子的“保姆”。完全超乎田地以前对老师职业的想像,在工作中,她感受到,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从坐得端正、要好好吃饭到友善与同学相处,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传道授业同等重要。当班主任仅15天的时间,她明白了,对孩子倾注爱心的同时更多地提醒自己培养责任心。
初为人师当班主任,田老师觉得压力挺大的。别看她表面上笑嘻嘻的,内心却是忐忑不安。“第一次开家长会,我估计家长会对这个年轻班主任持怀疑态度,因此,特意提前准备了10页纸的讲话稿”,田地说,作为一名好老师应常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爱孩子。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无论是放学回家、上下楼梯、吃中饭这些生活细节,还是上课坐端正、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等良好习惯,她都要格外关注。田地说,上课的第一天,因为她的一个小疏忽差点伤了一个孩子的心。那天上课,一个孩子老是玩铅笔不集中精神听课,于是,田地将孩子的铅笔没收,下课后忘记及时还给孩子,也没有找他谈话。晚上,孩子的家长便打来电话质问,为什么不允许一个第一天上课的新生犯错误?田地意识到自己错了,事后几次找孩子交谈,并道歉。她说,学会和孩子做朋友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如今,田老师每天都要接到30多个家长打来的电话,问及是否感觉厌烦,田地说,她很高兴能够和家长多交流,她也理解他们的父母心,因为,她和家长的初衷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田地说,当她用心爱学生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用自己稚嫩的方式表达出对她的爱,让她每一天都能收获许多感动。
【老师感言】我喜欢看孩子眼中流露出的各种神态,真诚、信任、疑问……孩子们总能最真实地表达出他们的感受,因此,我有责任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中的领航人。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他们的每一个微笑都能给我莫大的安慰。他们会为了得到我手中的一朵小红花拼命思考,努力正确回答我的提问;他们为了得到我的一句表扬,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我也一天天在感动。 郑琛琛 胡立滢
撒向学生都是爱
【新闻人物】张黎明,长郡中学语文老师
【执教时间】33年
【故事】当了27年班主任,12年年级组长,张老师崇尚“多干少说”。但她归纳的初中班级管理经验,却让年轻班主任当作“教条”般学习。初中是人生从儿童进入青年的关键阶段,于是张黎明发明了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式管理,放权给学生的“李世民”式管理。
张老师带过的班级,每个学生都当过“官”。新学期开学,全班都进行班干部竞选,通过学生民主选举,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放权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是针对高年级的“李世民”式管理。一定有人担心,“马放南山”的班级管理,难道学生不会闹翻天?一事为证,1996年,张老师的丈夫因车祸住院,当时她上两个初三班的语文课,任92班的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她既要照顾远在乡下住院的丈夫,教学工作又极其繁重。92班的学生干部得力,张老师有意识地把班籍管理让学生为主承担,紧张的一年,全班不仅没有出任何问题,中考成绩还居全校第一。
遇到犯错误的学生,张黎明从来不会批评,张老师批评学生,像和他们交心。一次,一位学生因小偷小摸要被学校处分,考虑到公开处分会给学生带来无法弥补的心灵伤害,张老师替学生求情,免除了对该生的公开处分。这位如今已小有成就的学生回忆,张老师的良苦用心令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张老师从不用强硬或命令的语气和学生说话,而是多用“行吗”、“好吗”、“能不能”之类的祈使句,和学生平等交流。
她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前不久,从波兰再次捧回国际信息学金牌的胡伟栋,是她的学生,获得国际生物奥赛金牌的彭晓、朱斌也是她的学生,歌唱家张也亦是她培养的文娱委员……
【老师感言】
我从心里喜欢孩子,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很年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爱,就不会有平等的交流。连大人都抵御不了某些诱惑,孩子们在诱惑面前,难免会犯错。我喜欢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着想。
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进北大清华,它的主要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教好学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爱与责任在教育下一代时不可分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希望同学们在我这里,学会吃亏、宽容、忍耐和拼搏。 黄海英 卿永锋
希望老师做个表率
【受访家长】李波,48岁,女儿正读大学。
【观点】老师不是老板
【家长感受】
爱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也突出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神圣感。孩子读了十余年书,我也结识了许多老师,其中不乏为人师表的好老师,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老师。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不是老板”,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对待孩子,不能欣赏哪一个,重用哪一个,开除哪一个。我认为,每一位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都是社会的希望,成长条件差异导致有学习比较好的,性格比较乖巧的,但作为老师这一特殊职业,不能偏爱哪一位,而这也是作为家长最担心的。
记得小时候,只要女儿那天上学得了老师的奖励,回来就要多吃一碗饭,如果挨了批评就会一整天不说话。作为家长,我希望老师用心爱护我的孩子,但更希望老师能做个表率,尽一份责任引导我的孩子。老师的勤劳与否,与人交往的语气,对待事物的看法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曾听说过有老师用生命去保护学生的感人故事,但也为如今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感到痛心,如上课接手机长达几十分钟;强迫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办补习班鼓动学生报名参加等等,对于还不能完全辨明是非的孩子们而言,老师的行为一定程度就是代表了全社会的形象,极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痕迹,从而导致他们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胡立滢
老师的爱改变一生
【受访学生】余真理,18岁,2005年高考长沙市理科卷面分第一名,北京大学新生。
【观点】老师的爱能改变人的一生
【学生感受】
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无私的爱,能改变人的一生,而老师的责任正是撑起这种关爱的动力。
“做人要有远大的志向1初中数学老师李老师的话至今我还记得。2002年,我中考成绩排名汉寿县第一,并在稍后考取了湖南师大附中理科实验班。汉寿县第一中学当时以全免学杂费的条件邀请我前往就读,而我却一心想前往长沙求学,但家里已负债3万多元的现状却让我难以抉择。就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李老师来到家中,鼓励我前往长沙求学,“眼前的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做人要有长远的目光。”老师的鼓励让我最终决定选择了师大附中。
进入师大附中后,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少麻烦,是班主任彭老师的鼓励和关怀,让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会叠被子,彭老师到寝室教我叠;生病了,彭老师带我上医院……高考前的一次模拟考试,我连600分都没上,正当我独自偷偷抹眼泪的时候,“不要灰心,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一定行!”彭老师一席话,让我再度重拾自信,高考中,我考了682分,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很难走到今天。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