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家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四川新闻网-眉山日报讯
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还会导致儿童行为异常。
看看你家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身为父母,是否对孩子的饮食结构有恰当的安排?
据资料显示,我国儿童的饮食结构普遍不合理,其中对微量元素尤为缺乏。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专家指出,缺乏微量元素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儿童行为异常。
典型案例:缺乏微量元素引发行为异常
家在东坡区的朱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7岁大的儿子却让她很担心。儿子一向比较偏食,近段时间以来,她发现儿子食欲更差,对平时爱完的游戏也提不起精神。学校老师最近还向她反映,一向成绩不错的孩子近来上课的时候变得十分好动,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反常现象,朱琳十分着急。于是带着孩子到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为孩子出现行为反常现象与体内缺锌、铁等微量元素有关。医生还告诉朱琳,孩子缺乏微量元素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多动、学习困难等异常行为。所以均衡孩子的饮食结构,改变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深度分析:儿童缺乏微量元素的一般症状
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会出现哪些症状?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特地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刘颦。她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儿童缺钙、缺铁、缺锌等方面的一般症状。
缺钙的儿童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缺钙的儿童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惊现象。缺铁会导致贫血。患儿主要症状是皮肤苍白、嘴唇红、精神不集中、头晕、不想吃东西等。缺锌患儿的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厌食、生长发育慢,智力发育受到影响。缺锌患儿应多吃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坚果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谷类等。
缺B类维生素的儿童突出表现为容易疲倦烦恼、焦虑、健忘和恐惧等。可让患儿多吃大豆、蛋黄、动物肝脏、牛奶、核桃、芝麻等。多吃这些食物还有利于儿童大脑发育和记忆力增强。缺维生素C的儿童表现是冷漠、感情抑郁、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严重缺乏时还会出现败血症,表现为牙龈浮肿、出血、贫血等。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之中。因此,患儿应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另外,食盐过量,儿童食盐过量可导致体内钾盐积蓄,出现反应迟钝、睡觉不好等现象。
专家支招:合理安排饮食 全面补充营养
儿童缺乏微量元素有什么对策和预防措施呢?刘颦告诉记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全面营养,就是要吃多种食品,不偏食、不挑食。提倡营养的均衡全面,而不是要选择价格昂贵的食品,而是在烹调的上下工夫,例如,炒青菜可加上胡萝卜、豆腐干或木耳、香菇等,不仅色、香、味齐全,而且家庭都能承受得起。总之,因地制宜,选用时令的物美价廉的主副食品搭配食用,可起到互补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荤素食品合理搭配。由于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膳食种类一定要多样化,和合理搭配荤素食物以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因此,家长每天除了给孩子吃适量碳水化合物,如粮食、面食外,还要吃一些鱼、肉、蛋和豆制品,最好能喝些牛奶或豆浆,这样可基本满足对蛋白质的需求。每天还要吃些蔬菜,也可吃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素。对儿童食量的大小,要以能维持正常体重增长为标准,而不必强求一律。见习记者 吴锟
相关链接:健康小常识
人体所需的营养:首先是葡萄糖、亚油酸、亚麻酸;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13种维生: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泛酸、生物素以及维生素C;21种矿物质,宏量元素钾、纳、钙、镁、硫、磷、氯;微量元素铁、锌、铜、硒、锰、钴、钼、碘、铬、氟、钒、锡、镍硅;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还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