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报道中国自1982年首次在南京报道4例儿童自闭症以来,目前至少有180万自闭症患者,其中儿童自闭症大约有40万。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表明,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就医难,就学难,生活难,致使自闭症从未解的科学领域跨越到棘手的社会范畴。随着我国各地被发现人数的增加,自闭症受到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关注。2006年1...
2008-06-20
本报讯(见习记者 聂丽 通讯员 蒋楚剑)昨日上午,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科的医生来到了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为这里的90多名自闭症儿童做口腔检查。 据口腔医院儿童儿科的宋光泰教授介绍,此次活动的发起,源于很多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明知道孩子有牙病,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治疗。 function ch...
2008-06-20
两名儿童正接受海豚“医生”治疗。 不少市民对广州海洋馆精彩的海豚水上表演印象深刻,但很少有人知道,广州海洋馆有两条海豚专门担当自闭症儿童的“主治医生”。每逢周五、周日的下午,这两名特殊的“医生”就会准时在海洋馆开展治疗。从2003年至今,5年下来,两位“医生”已治疗了超过500名自闭症儿童。 文/图 ...
2008-06-19
为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撑起一片天 重庆至少有上万患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孩子。日前,乐一融合幼儿园园长、心理医生贺小燕介绍,很多特殊儿童一直离不开大人的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尤其是自闭儿,给许多家庭带来了诸多困苦和无奈。 如何通过系统的培训让“特...
2008-06-19
孤独症儿童因为社会交往能力的发育受到障碍,常常表现出旁人难以理解和难以接受的行为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四大类。 (1)自我刺激行为:特征之一是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摆手、摇晃身体、玩手指、拍手、用脚尖走路、无目的地跑来跑去。特征之二是用奇特的方式对待物品,如重复地触摸、敲打、摩擦或用嘴唇碰触、用舌...
2008-06-18
孤独症儿童都有明显的语言发育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发生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从发声困难、异常,到语言学习障碍,有的家长甚至于会感到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会说,就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都说。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说话的时候总说。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可能发生在各种语言层面上,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自如地使用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
2008-06-17
讲义内容主要分三个阶段0–2岁2–4岁4–6岁 0–2岁:语言理解对亲人的声音作出响应主动寻找声音的来源对自己的名字开始作出响应在有环境指示下,能够辨认常用的对象、动作或人物名称 能够理解常用的简单指令掌握到简单的是非问题明白相反词:「不」、「冇」和「唔」能够理解并执行两个意思的指令 0–2岁:语言表达最初由没意...
2008-06-17
婴儿(儿童)孤独症 概况: 婴儿(儿童)孤独症是起源于婴幼儿期的一种特有的严重疾病,涉及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会交往等多种基本心理活动,属于全面发育障碍。发病情况:1943年美国Leo Kanner首先报道本病,因起病年龄大多在婴儿期,故最先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后来发现...
2008-06-17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对外界环境反应异常等特征。有人把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就是说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跌落人间,但依然沉溺于自己的世界,距离我们如星星般遥远。他们多表现为:强烈地回避人,回避社会;极其刻板的情感反应;对物体和人存在广...
2008-06-17
1.基本学习态度的形式:一切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发声都必须增强。孩子在放松、运动、笑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虽不构成语言,却非常重要,积极回应孩子发出的这些声音可增加孩子发音的种类,提高其说话的频率。 2.动作模仿、声音模仿及命名训练:口形和舌头动作的模仿要经由视觉观察,舌头拍打所发出的声音则需要通过痰厥辨别,以调整发音。...
2008-06-16
有不少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孩子到心理门诊咨询,些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对奇特的东西感兴趣,对家长对他们说的话常常充耳不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不合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操、画画、听讲等。 3.语言表达不清,只会说简单的字词,经常要用动作来表达。 4.动手能力差,例如不会拍球。 ...
2008-06-16
P79 1 岁-1 岁 11 月 P25 表现: z 与其说是画的画,还不如说是手运动的痕迹; z 画画活动的延长; 要领: z 让孩子充分地乱画; z 不要教孩子画形状; z 让孩子充分地自由活动,包括爬行、两手抓物等; z 增强大运动及户外活动,让孩子的视...
2008-06-13
有的儿童与同年龄的伙伴比较,说话能力差了许多,轻者说话不多,重的不说话,甚至原本会说一些话的儿童倒退至没有话说。有些父母认为这与孩子的舌系带有关,于是要求医生做舌系带的手术,殊不知手术做完后,孩子说话依然如旧,令父母困惑不已。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
2008-06-13
(99年的统计结果) 1.在持有证明的个案中近98%的儿童是在三岁以后到十岁之间被明确诊断为“儿童孤独症”、“孤独症倾向”或“全面发育障碍”。只有极少部分患儿在三岁之前获得明确的诊断结果,而这当中有些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被诊断出来的,在大陆三岁前被明确诊断的患儿还不及5%。 2.被诊断的孤独症儿童中在...
2008-06-13
1.不睡觉和哭叫 ·看看有没有能保护解决不睡眠而哭叫的孩子的方法。如:有些孩子喜欢开着灯。有一个男孩如果用床单把他紧紧包起来,就会平静地睡觉。 ·有些家长不得不在医生的监护下,给孩子服用镇静剂,因为这是打破已持续了好几个月的、夜间不睡眠的习惯的唯一办法。 2.对声音的异常反应 孩子可能会...
2008-06-12
中国侨网消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公共场合社交时往往不知该如何应对。新加坡六名华侨中学高一生就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与自闭症儿童、家长及语言治疗师接触,了解自闭症儿童的阅读习惯与方式,特别为他们编写了图文并茂的中英对照读物《阅读伴我成长—儿童日常生活指引》。 这项计划还让他们在今年的国际未...
2008-06-12
自闭症儿童中有部分儿童情绪波动大,难自控,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这与其大脑调控能力差,不善于理解和适应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训练中可采取以下做法: 1. 变换情景法:若儿童情绪不好是因为听到某种声音、见到某人或某物,或者改变了环境中的一些事物导致的,则可以采用脱离成绩情景或在原情景加入喜欢因素的变换法。如放一些它...
2008-06-11
培养儿童接受改变的能力要循序渐进,新旧交替进行。如要换老师,上课前几天,新老师首先一起参与活动,让儿童先有个认识;还要在新环境中尽量不让孩子受挫折, 使其尝试成功和获得愉快的体验; 第三要做到对新规范的有序认识,真正明确要求;第四对高功能的儿童应适当培养其思维灵活性,加强变式训练,如做扩句练习、一词多句的造句练习;多种...
2008-06-11
自闭症儿童中有少数儿童有攻击行为,有部分儿童有自伤行为,两类行为大多是情绪体验的表达方式。 有些自伤行为令儿童愉快,也不对个体造成大的伤害(如次序使劲鼓掌等) ,则不要过分纠正,因过分纠正易加重其情绪躁动和不安;而有些对身体有害的则要以替代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制止。如发现儿童用头撞墙,要先口头制止,同时握其手轻拍其头...
2008-06-10
爱心人士创办“星星雨”教育研究所15年 5次搬家不言放弃 好人在身边●本期好人 田惠平●好人事迹 关心孤独症儿童 田惠平创办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已经15年了,15年来,田惠平为了这所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机构的生...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