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题:又到一年开学时,想起女儿上学的日子,每每越是开学临近,我越是焦虑不安,恐惧感与日俱增,直到那一天到来。假装镇静,送别孩子,自己的心里却又一次揭开了恶梦的序幕
2012-01-03
根据以上症状判定,她是比较典型的孤独症患儿,需要说明的是,李璟琳两岁时认识一千汉字,能背儿歌几十首,语音清晰。四、五岁时能背日历,能准确地说出全年中任何一天为星期几,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强。两岁时智商测验为110分左右。总的来看,属于高功能自闭症,程度应属于中等。
2011-12-19
立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目标,探寻社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社会性教育的操作方法,三位一体,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立足家庭生活环境,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
2022-06-21
甄岳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应用社会性教育成功地使自己的女儿获得社会性康复的优秀家长,孤独症社会性教育理论、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模式的创始人,《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的作者。 &...
2011-06-23
我们还要将孩子的硬性目标和软性目标兼顾的向前发展,就如我们走路的双脚,左脚代表是孩子的硬性目标,右脚代表的是孩子的软性目标和社会化能力,两者都要兼顾向前行,就如我们课堂上如何将每种目标生活细节化、环境位置多变化、静动游戏化、习惯自然化、回归自然化,最终达到“习惯成自然”。
2022-06-21
从“孤独症”到“社会人” ——转化起源于生活实践、依托于智力开发 从孤独症到社会人的转化,是一种由于量的积累,最后引起的质的提升。从孤独症到社会人的转化,就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样精彩,那样深刻。 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种转化意味着一个残缺生命的重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种转化关乎着一个不幸家庭的重生。之所...
2011-05-23
对于有社会性发展障碍的孤独症孩子来说,要填补他们在社会性发展上的巨大缺陷,是否需要给他们更多生活实践的机会呢?为什么在生活中做事,会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因为,生活中到处是社会性教育的机会,生活中,到处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会功能。
2011-05-21
语言的训练,是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内容,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没有工具,孩子的交际将永远存在障碍,女儿出生以后,在我们尚不知道她患自闭症的时候,就大量与她讲话,早期发音训练,识字训练都进展顺利,尽管她三岁以后,语言开始停滞,但是我们仍然把她作为正常的孩子,每天大量地和她讲话,讲故事,在她鹦鹉学舌,没有主动语言的时候...
2011-05-11
作为中国第一代家长,我们即将告别中年岁月,正在一步步迎接着我们内心深处万分恐惧而又无法拒绝的晚年的来临。当我接到田老师50岁生日邀请的时候,心头猛然有一种感慨,是壮丽,是收获,是骄傲,是沉重,是辛酸,也是无奈、、、天命之年,沧桑,毫不留情地写在我们的脸上,更写在了我们的心上。今天,与过去的不同是:“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
2011-05-10
做学问、做事业、做人与立功、立德、立言。 机构领进门,康复在个人。
2011-05-10
很久以前,就知道甄老师家有一个不一样的孩子,但是那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孤独症,更不知道自己将来也会生一个这样的孩子。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