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积极疗法
一、触觉系统的指导
触觉是感觉刺激中最广泛和最频繁者,几乎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不断的在接受触觉刺激,所以方法和游戏活动也最多。
(一)球池游戏:
在幼稚园或儿童游乐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设备:一个由塑钢、橡胶或木制的池子,中间放有各种颜色大小的塑料软球或硬球。
这在国外称为浮力球池,一般孩子都非常喜欢,在触觉刺激和前庭刺激上有很大益处,不过有部分触觉敏感的孩子,对这种接触显得过度紧张,他无法忍受球碰触肌肤的感觉,更无法在重力不稳的球池中活动。因此开始时的引导显得非常重要,由已经能够在其中游玩的孩子先示范游戏,孩子们的欢乐气氛,可以突破触觉敏感儿的心理障碍,进儿想进去尝试。
只要这些孩子忘掉“陌生”的紧张,加上鲜艳彩球的吸引离,通常只要突破这一关并不太困难。一旦能够接受或熟悉球池的触觉,其他的触觉训练便比较容易加入。
对于无法接受的孩子,可以将球拿到外面让他玩,透过少量没有压力的接触,触觉敏感的孩子在熟悉后,就比较容易进入球池了。
不要只用塑胶球,改用泡棉粒或旧报纸揉成一团团放入球池中,也可以发挥相似的功效。
(二)毛巾或软垫游戏:
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都有助于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化。由于孩子在毛巾中可以采取主动,让身体各部位接受触觉刺激,压力较小,也较容易引发他的兴趣。
用软垫将孩子的躯体夹成三明治模样,并局部轻轻在上面施加压力,对触觉敏感儿的刺激帮助很大,尤其全身承受压力,可以培养自动自发的调节机能。
(三)吹风机、软毛刷子游戏:
由于吹风可以调节各种温度,在孩子的敏感部位吹,这种感觉相当特殊,孩子非常喜欢,长期使用可以协调孩子养成抑制轻微接触刺激的能力。
用软性毛刷子刷身体,也具有相同功效。其余如用梳子梳头发,加强对头皮的刺激;用刷子刷大腿和脚底,对触觉的刺激也有帮助。
(四)小豆子或水放入小池中游戏:
以一个小盆子,中间放小豆子、小石子或水,让孩子的手指潜入其中,手心、手指、手背接受触摸,可以强化手的感应力,对触觉敏感的消除也有帮助。
以上游戏用在自闭儿身上也很好,不过自闭症孩子的适应力通常较差,也较固执,绝对不可以强迫他,必须有点耐心,花时间协助他们主动去适应。自闭儿容易沉迷于某种特定的行为,游戏时多引导他做各种变化,或许较有助于他们对刺激信息选择和处理的方式,也可以促进他们运动企划的成熟。
前庭系统的指导
触觉敏感通常也有前庭机能不全的问题,导致他们过分焦虑及紧张,有时甚至引发平衡能力不足及手脚不灵活的问题。
自闭儿前庭方面的问题则明显地较严重。或许便是前庭核的机能不全,造成他们在选择和过滤信息方面的异常和困难。
吊缆是处理前庭信息最好的设备。吊缆种类很多,最好是可以做前后左右摇动或三百六十度回转的,如圆木筒的骑马游戏、圆筒吊缆及游泳圈吊缆或轮胎吊缆。此外,前面曾介绍的网缆也是非常好的前庭刺激设备,只是网缆的触觉压力较大,自闭儿的适应较困难。
摇晃的动作,大约两秒种一次即可。吃过饭后避免作此游戏,以免呕吐。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脸色、表情和姿态,有晕眩或害怕时应立即停止,刺激过度会有不适应的现象,指导者要随时保持警觉,以免意外。
如果孩子玩的非常愉快,而且没有任何不适应时,可以尽量做得久一点,这种强烈的刺激,对孩子前庭系统机能的复苏和强化帮助很大。
操控时最好能间隔做变化,时而左右,时而前后,时而三百六十度大回转,更可做数秒钟的停止,可以促使前庭系统保持清醒,强化它对感官信息过滤及选择的能力。
速度的快慢也可以做间断控制,加强趣味性,和前庭感觉系统的自我调整。
指导自闭儿的特别技巧
感觉统合方法用在自闭儿的矫正上面,虽已逐渐有可成果,但在临床方面,仍宜做以下的留意:
(一)了解他们并取得他们的信任
领导者在进行指导时,需对自闭儿过去的情形有较多的了解,并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自闭儿对任何新的人和事,适应上较不容易,尤其是刚开始阶段,任何的接触、教具、游戏方面都不可急着让孩子去尝试,以免反因压力而造成排斥。让孩子慢慢熟悉其环境,才是正确的指导原则。
(二)要注意配合自闭儿现有情况,设计指导内容及适当的方法。
指导前,宜对自闭儿做较详细的感觉统合核对检查及临床观察,对他目前的情形有较详细的掌握,以便在指导过程中,能确实观察反应的情形,寻求设计出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指导者在进行指导时,应同时顾及运动、语言、社会性及认知面的发展,设计上不宜太僵化,要随时看自闭儿的反应做调整,以为修正。
(三)有足够的空间
对于有多动现象的自闭儿,与其以较小的空间来限制他的活动,不如让他能活动充分来得有效。
有些指导者害怕孩子危险,常在活动空间上刻意缩小,以减低孩子的活动范围,其实这是不对的。对自闭儿来讲,最差的便是运动企划能力,也就是多种运动的联结和组合能力,如果能找到自闭儿喜欢的多种游戏设施,让他自己选择及活动,对运动企划能力的养成帮助很大。
在允许的范围内,更可以将户外和室内的活动连结起来,让自闭儿自行体会情境的改变,将有助于他生命能力的重大改善。
(四)提升他的运动企划能力。
最好能在一个活动中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单样的刺激,固然可以加强身体和大脑的直接放射,但对自闭儿最需要的运动企划能力的养成,最好有多种刺激同时处理来练习,例如滑板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可结合垫上或拍球运动(对触觉系统及视觉系统的刺激),以达成感觉统合的功效。
(五)连续去操作。
数种游戏活动组合成一个教导计划时, 并没有必要做完这个才可以做那个,只要自闭儿对这些游戏已全然熟悉时,不妨让他自动连续去操作,较有益于培养运动企划能力。
平衡台、吊缆、跳床、毛巾、球池等组合成的设备,不必要求孩子玩完一种才可以玩下一种,而应教会他每种的操作游戏方法后,便设计一段自由活动时间,完全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人玩、数个人合作玩都可以,指导者只要在旁边观察,避免不必要的危险,以及有争执时或发生困难时给予协助即可。
观察时,对自闭儿各种活动的掌握、平衡反应、双侧协调、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发展情形,做成每次记录,以为下次训练的参考。
(六)着重协调语言发展的基础行动训练。
自闭儿最重要的便是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语言理解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进行感觉统合治疗活动时,可以尝试加强和语言能力养成有关的感觉活动,特别是生活相关新经验的参与,对自闭儿能力的改善最有帮助。以下是几个要点:
1、强化自闭儿听指示拿东西的活动,不但可以多认识词汇,并能让自闭儿练习用自己的意念表达“想做什么事“的能力,这对运动企划能力的形成最有直接的帮助。
2、练习注视东西:自闭儿不容易将注意力置于他不熟悉或新的事物上,可以利用感觉运动训练孩子注视东西,有助于前庭感觉系统的苏醒。当孩子懂得注视东西时,可以要求他讲名字来,对自闭儿语言能力也有直接的帮助。
3、以口头指示自闭儿进行活动:一般而言,自闭儿不易和外界沟通,平日生活中,也很难接受外人对他的指示,对他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有相当的帮助。
4、模仿行为:指导者可以指定简单的游戏规则,要求自闭儿在作某种游戏活动时,必须向指导者请示,或讲出什么样的话,做出什么样的手势或手指动作。指导者也可以先行示范、再让自闭儿跟着模仿,不过示范动作最好从愈简单的开始愈好。
5、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以强化自闭儿的抽象思考能力。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抽象思考力的培养,象征性的活动对此帮助最大。例如模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动作,模仿火车的声音或洗澡的动作都可以,并且要孩子说出他们正在做什么。
(七)用他最喜欢的游戏来引导。
自闭儿对固定的刺激,常有固执的现象,所以同样的感觉刺激在质量上最好要能有点变化。可以联系在进行某些活动时,用他最喜欢的游戏来引导。
经常固执于自己习惯的活动中,是自闭儿无法接受其他信息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变此信息选择的习惯,对自闭儿行为改善应当有很大帮助。所以应多设计几种游戏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养成他随时接受不同新刺激的习惯。
指导者应积极引导自闭儿改变注意重点,让他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各种不同信息刺激,改变他固执的习惯。
(八)自闭儿指导上的时间问题。
根据爱尔丝博士以及日本自闭症专家中根晃及山田孝在一九八三年的研究报告指出,自闭儿感觉统合运动的指导时间,可以设定一星期一到二回,每回四十到六十分钟,指导时期大约需要二到四年。
自闭儿是目前轻微神经障碍中最不容易处理的孩子,所以更必须要有耐心,不得作不切实际的期待。
矫正期间,为争取家长和自闭儿的信心,不妨制定长期个短期计划,每三个月为一短期,四短期为一中期,三到四个中期为一长期。每期都设定矫治目标,并事先做好进阶的目标设定,让自闭儿的进展情况能较明显,以引发他参与矫治的兴趣。
(九)效果。
通常触觉系统和前庭系统反应过强的自闭儿,在做感觉统合的治疗后,成效比触觉系统和前庭反应迟钝的幼儿好些。
爱尔丝博士生前曾对十位三岁半到十三岁的自闭儿进行十四项感觉反应检查,并依检查结果进行一年的感觉运动治疗,内容包括语言、身体意识、目的活动、社会性、情绪及行动的安定性进行训练。
其中有六名有明显改善,四名则改善不大。经分析检讨结果,感觉系统较敏感的孩子,效果比迟钝的孩子更可以看出明显的改善。
(十)让自闭儿熟悉每一部分的技巧
感觉统合的改善过程,和运动、语言、社会性等行动性的改善过程,似乎并无直接的相关。为了完成运动企划的发展,指导者必须一一让自闭儿熟悉每一部分的技巧。
依照日本感觉运动指导专家原藤斋在一九八五所发表的报告指出,自闭儿在感觉统合上的能力特别差。其他轻微脑损伤的孩子,在前庭系统改善后,运动性和语言系统便会有自然成长,但依原藤斋教授的观察,自闭儿似乎对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佳,尤其固执于相同行动,不愿改变,所以除非全部打破重组,自闭儿突破统合障碍的能力明显不佳。
(十一)要做行为指导
改善行动过程中,除了感觉统合、反射调整、运动协调外,对情感表达、要求的表现方法和对人关系上也要做行为指导,才能使自闭儿的行为有全面的发展。
自闭儿对新环境最难以适应,一味的压抑反而会使他的感觉信息无法有效发展,所以人际关系、情感表达、要求表现技巧的指导,也可反过来,协助他生理感觉的调整。
(附)爱尔丝博士对自闭症儿十三项检查表
★ 轻度触觉:在自闭儿的头部后颈肌肉间轻轻吹风,不管有无反应都要做第二次。如果第一次有反应,第二次没有反应,表示触觉感迟钝。
★ 触压:可以用大龙球或毛巾进行,如果发现孩子特别喜欢较强烈的压力时,表示触觉反应不足。如果只要要求轻轻不断的压,表示一切正常。
★ 触觉防御:可以观察孩子在有人轻轻碰触他时的情形,触觉防御敏感者会非常在意别人接触并感到讨厌,这方面触觉迟钝儿不易检查出来,因为一般正常的儿童,不会在意别人的接触。
★ 疼痛感觉:通常孩子都会讨厌疼痛,但对小伤害则比较能容忍。对疼痛很紧张的,显然有触觉敏感的倾向;对疼痛毫无感觉、一点都不怕痛的,属触觉反应迟钝儿。
★ 关节的牵动:可以教幼儿用力伸展手指、手腕或脚,使他的固有感觉承受大量刺激,如果幼儿不断要求作此游戏而不讨厌的,应属反应迟钝自闭儿。
★ 振动感觉:可以用按摩器振动他的脸部,或让他睡在会振动的按摩椅或床上,再观察其反应。不断要求强烈刺激的,属反应迟钝儿;不特别喜欢,但可接受二至三分钟,做完以后便不会再要求的,属正常儿童。
★ 运动:可以让孩子做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强力讨厌拒绝的,属于反应敏感儿;不很喜欢但却不特别排斥的,属正常儿;不断强烈要求作这种运动的,属反应迟钝儿。
★ 重力:用突然改变姿势,来观察孩子对重力的反应。强烈不安者,表示前庭刺激调节有困难的现象;正常的孩子虽会有惊恐的现象,但大多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 回转:眼睛振动持续时间,可用回转后眼振检查(SCPNT)做为测定。先指导孩子做二十秒内十次旋转,眼振在五秒以下属反应迟钝,眼振在十五秒以上属反应敏感者。
★ 回转物注视测定:让孩子看转动中的回转盘,观察其注视的时间做为测定。需注视九秒以上才能看清楚回转盘的,代表感觉系统反应迟钝,三秒以内为正常儿。
★ 钟声反应:在孩子见不到的地方,做一次钟声测定,如果一次没有反应,再试一次;如果两次都没有反应,表示听觉反应有迟钝现象。
★ 臭味检查:观察孩子对特殊臭味的反应。
★ 味觉检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偏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