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理解力
一、自闭症儿童有很多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障碍是往往体现在语言方面。
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在很大程度上听不懂,不会理解老师发出的指令,包括老师做出的动作。
二、缺乏理解力的自闭症的儿童对外界的很多声音都没有反映,对环境变化熟视无睹,对亲人的呼唤不予理会,听不懂他人发出的指令。
例如:对他发出“摸头”的指令时,他却执行了“拍桌子”的动作,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当你发出“摸头”“拍手”等指令时,他会自然而然的就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是因为他在具备这种听指令并正确模仿出动作以及正确执行指令的能力。当他之前看到别人在做这种的动作并说着相应的指令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这一画面记忆存在脑子里。当他自己需要这种动作时会立刻运用出来,这是一个正常儿童所具备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即人们所说的“天生的”可是由于自闭症儿童多数都伴有大脑某个组织损伤,因此存在各种障碍,不是他们不想,不愿意去理解,去模仿,而是丧失了这种去理解,去模仿的能力。所以,这是无语言自闭症儿童不具备或者缺乏对外界事物、人、情景等语言理解力的原因。另外,他们认识人或物体似乎是根据总的轮廓的那一部分。对于这一点我们就要采取大图片,因为他们会忽略整体而注意细节。例如他们会看“花园一角”照片中一棵大树上的小鸟。这是他们不理解整个场景的意义。所以,一个没有语言的理解力缺乏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是相当艰难而漫长的一个过程。因此,若想让一个自闭症儿童能够懂得接受执行指令,懂得一般简单常识,甚至独立做事或从事年、某项活动就必须提高他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借以提高他对其他事物、人、指令等的理解力。只有提高了理解力,才会渐渐有模仿的意识,跟随意识,才会让自闭症儿童得到更大的帮助与提高。所以,提升对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理解力至关重要。
三、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理解力提升的相关案例
小宇:听一步指令,服从很好,对视也可以,眼睛里很有内容但没有语言,在辅助下才可以说爸、妈、啪等音,可是从不主动的有意识的说。而且脾气很倔强,尤其对于球类的物品只要有相关类物品在他眼前,在他能够触及到的范围内他都会用最快的速度将球踢飞或打跑。小宇认知能力一般,模仿能力还好,喊他的名字他不会看你,但几乎不会回答。像这种无语言的孩子要想提升他的理解能力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视、模仿、辅助是首要条件。
1、要理解,首先要注视老师,看着老师做动作是先觉的条件。如果孩子连看都不看你,理都不理你,根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那么,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
在训练对视中,首先要训练孩子对名字有反应。当喊他的名字他能够看你,能够应答,这样才能争取到一个让孩子关注你的机会。而让孩子模仿你就是之后第二步要做的。首先要让孩子有跟随的意识,这样有了跟随的意识才会去模仿。然而在最开始的时候辅助跟随是不可或缺的。在发出一个指令后想让孩子理解并照着指令去执行,往往就要辅助他跟随你做这个动作,然后慢慢减少辅助,直到下一次你再发出指令他能百分之百完全独立做出来。
很多的孩子不能百分之百次都做对指令中要求做的,可是也有很多次能做正确,这就给人一个误区,认为他理解了,接受了。其实不然,这正是他不理解的表现,真正的理解是无论怎么变换都能百分之百作对的。
2、对于像小宇这种对视尚可,听一步指令较好的无语言自闭症儿童,对他发出指令时要一边做给他看,一边用简短的指令加以描述。因为他的对视较好,模仿也较好,他会随着你的动作并模仿出来,然后渐渐的将动作与指令结合起来。如此反复做几次,慢慢的就会对这个指令能熟识并独立作出来。再做下一指令时也要边说边#p#分页标题#e#做。例“拍手”就要一边说“拍手”一边做拍手的动作给他看。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小宇的理解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在做一个新的指令动作时就需要辅助的加盟了。有的自闭症儿童虽然有目光对视,有很好的一步指令执行能力,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当你对他发出一个稍复杂的指令时,他就理解不了这个动作的确切做法,为什么呢?归其原因,就是他缺乏对自身五官和身体部位的了解与认识。
本体感差的自闭症儿童会严重阻碍他们理解力的提升,所以这时就需要借助各种手段或者借用各种外界物品对他加以刺激。
辅助的办法是各种各样的,而多数应用的是身体的辅助。例如小成,小成就是一个在对视,模仿,一步指令的执行上都相当好的一个自闭症儿童。而在教他“拍肩膀”这个指令时他就理解不了,总是在拍脖子的后面或者拍前胸。这时候就要借助于身体辅助的办法达到让他理解并执行的目的。于是,我把他的双手放到他自己的肩膀上拍几下。如此反复几次之后他已经能基本掌握,理解了拍肩膀的这个动作,已经基本能挨到肩膀的位置去拍了。
但需要强调的是,辅助虽然是从不可少的,但也应是逐步减退的。当孩子在不理解,不知道怎样去做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辅助会增加他的自信心,会让他们下回完成的更出色。这是积极的作用,而如果辅助不适度,反而会造成孩子养成依赖心理过强,凡事都要他人辅助才能完成,而没有辅助就不去做的个性。这对于养成自闭症儿童独立完成工作,锻炼解决事情的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是消极的,正如对小成辅助的程度减弱是一样的道理。最开始我是双手完全实实的握住他的两个手腕,硬放到他自己的肩膀上,后来他配合了,我就减弱了自己的力度,尽量借助他自己发出的力度,使他把双手放到肩膀上,后来又由握住他的两个手腕改为握住他的两个手臂,让他自己的手腕完完全全的放到肩膀上,最后几次他可作到独立拍几下肩膀了。所以辅助是由大的且细节的部位到小的且粗些的部位,再逐步减少退化到无的程度。
4、对提升无语言自闭症儿童要与生活与实际结合起来,例如,教孩子表达喝水时,对“我要喝水”常识的理解就需要用相关的杯子、水。与此相结合来让他理解,下次在生活中碰到杯子和水就让他对此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让孩子把指令与实际相联系起来才会让他理解,对“水”意识的理解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让他在现实中,实际生活中训练孩子对常识理解力的提升。
5、要注意发出指令的语言是否得当。
发出指令的语言要尽量简短,精练。例如我们想让孩子把拿红色的积木时就只需要说成“拿红色的”,就可以让孩子理解你的指令,听懂你的语言,而不要加入过多的修饰词。如说成“把放在桌子上的红色的积木拿来”他就会完全蒙掉,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要他做什么。所以对理解力差的儿童发出指令时一定要用最简短的话才会让他更容易理解。
6、对提升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理解力要有耐心,细心,恒心和爱心。这样才会运用各种办法,提升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这是一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但坚持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理解能力在慢慢的进步着。
有耐心,教一个自闭症儿童学会一个动作,学说一种语言有时候要成千上万次的。例如一个拍手的动作可能就要如此循环反复的说几百遍他才会理解这个动作,教一个简单的“要”字也很可能要教上千次他才会有意识去说,去理解,所以有耐心是必须的。
细心,要细心的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特性,然后再根据这种特性去制定个案。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提升理解力的办法,这就需要细心的去发掘孩子的个性。
恒心和爱心相辅相成,有了爱就有了万物生长的根源。对自闭症儿童有爱才会坚持,才会有去发掘教育方法的毅力。
总之,无语#p#分页标题#e#言的自闭症儿童个性差异都很大,其理解能力也都不尽相同,他们的表现不一样,程度不一样,参与程度与配合方式、接收方式、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对无语言自闭症儿童进行理解能力的提升训练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设计出不同的课题、场景、程序,使用不同策略。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进行对模仿,跟随意识的培养,指令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训练。只有他们把这些基本的能力掌握好,初级的意识建立好,才会逐步建立提升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