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孤独症社会性发展是康复的核心目标
甄岳来老师在广东扬爱第八届家长交流会上的谈话!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28年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孤独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一种严重的儿童精神疾患,是人类面临的又一场灾难性打击。20多年过去了,全世界对病因及医疗手段的寻找仍没有突破性进展,在孤独症面前,人类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在遭受着这种病痛、心痛的折磨,在磨难中,我们不断地探索让孩子走出孤独的道路,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看到了教育训练给孤独症儿童带来的光明与希望,这是目前为止拯救孤独症儿童最有效的途径。
然而,教育训练是一条漫长、艰巨而崎岖的道路。20多年,“孤独症的康复需要教育训练”这一观念已经普及化,但是,教育训练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科学化,距离教育训练的科学化,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一、教育训练“误”在哪里?
之一,孤独症康复训练的主角是谁?
“我家附近没有训练机构,我又没有条件带着孩子去外地训练,我该怎么办?”
“进入训练机构还要等待好长时间,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耽误不起,心里很着急,我该怎么办?”
“孩子就要离开机构了,回家以后怎么办?我很迷茫。”
和20年以前相比较,孤独症的诊断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也越来越走向社会化,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可以为孩子的教育训练服务,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这也在某种意义上使家长对社会资源的期望过高,甚至于以为训练机构可以替代家长自身的作用,在孩子诊断初期,家长的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这就使得家长们用在寻找社会资源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了自己投身教育训练的时间和精力。当孩子最终离开机构,回到家庭以后,往往因为家长自己对于孤独症的教育知之较少,在孩子面前束手无策,无法支持孩子的继续发展。
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方面,中国的社会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长期的康复训练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多数家庭也不具备长期依靠训练机构的经济条件,再加上孤独症康复训练长期性的特殊要求,这些都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家长必然要继续担负起教育训练的主要角色。而孤独症的教育训练不仅需要热情、耐心,更需要心理科学的指导,因此,争取社会教育训练资源的支持与加强家长自身的专业学习并行,这才是拯救孩子的正确道路。
孤独症孩子如同一只搁浅的小船,托起在迷茫中沉沦的孩子,是我们父母的使命——孩子是船,父母是水,水涨才能船高。全面提高家长把握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战略方向的能力,提高家长康复训练的操作技术,使家庭训练科学化异常重要,因为没有这一点,机构训练的效果可能会丧失。
之二,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我的孩子在用****方法,好象没有什么效果”。
“有谁用****法,效果好吗?听说还不错”。
“我也要给我孩子用****,因为大家都在用”。
怎样去矫正一个孤独症的儿童,十几年来,中国不断引进世界上流行的方法,每一新的方法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但是,在这些方法的使用中,我们却忽略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任何一种训练方法都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理论是源,方法是流,理论是本,方法是末,如果我们不明其根源,只是从末节上模仿,结果,造成了某些方法的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引入中国,热衷于学习模仿,效果没有达到我们自己开始的期望值,然后冷却。在方法选择上的从众行为非常普遍,自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清楚该方法和孤独症治疗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一旦遇到挫折,非常容易放弃。
第二,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实施的具体条件要求,比如操作人员资质、操作环境要求、操作器材的保证,训练需要的时间长度等等,而我们对方法的盲目热衷,忽略了这些条件,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照办别人的方法,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橘子生长在南国才是橘子,当我们不考虑土壤和气候条件,将其移栽到北国,并非是原来的橘子。
世界上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孤独症患者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这就是说,教育训练的方法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普遍性的方法都要结合我们社会的具体情况,任何方法都需要本地化,需要创新应用。
之三,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核心是什么?
“我教会孩子认识了镰刀,认识了麦子,,,但是,孩子为什么就是不会割麦了?”
“我教会了认识杯子,但是,孩子在生活中无法完成‘找一找杯子在哪里?把杯子拿过来’”这个简单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交往障碍,因而,把康复训练的目标确立在让孩子学会交往上,最终让孩子实现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但是,问#p#分页标题#e#题在于:怎样去训练孩子的交往?我们复制了很多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如何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联系起来,这是很多家长的盲区。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终级目标、核心目标,是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而其具体的训练内容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手段、过程,当我们无法自觉主动地去实现训练内容、过程与核心目标、终级目标的联系的时候,往往使训练半途而废。所有的单一的基本功都练了,但是,如果孩子就是不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去割麦子,前面的基本功训练就没有实际的意义。训练需要陷进去,需要陷入一个一个具体的形式训练中去,但是,更需要走出来,将所有的形式训练都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训练精细动作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不将课堂上训练出来的精细动作转化成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错了。孩子能够解决问题,增强适应能力,以至于最终实现社会生活自理,这就是社会性教育。
没有“1”做统帅,有多少“0”都没有意义。训练,需要统帅,需要灵魂,需要以此贯穿整个训练过程,融入所有训练内容中,这是孤独症康复训练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什么是社会性教育
首先,孤独症儿童缺失了什么?
“我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好象他能学会很多东西,比别的正常的孩子学得还快,别人不会的他能够会,但是,别人都会的,他又不会,别人都会和孩子玩,他不会和别的孩子玩。”
“我以为人家会骑车,我们也学骑车,人家会游泳,我们也学会了游泳,我教会了很多很多东西,可是,他还是和别人不同,还是一个孤独症”
全世界不分种族与地域,孤独症儿童表现惊人地一致,诊断的主要标准也是大致相同的。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种种可观察的障碍,既成为了人们诊断孤独症的标准,也成了教育训练要纠正的问题。
而人们直观观察到的所有障碍,可以说都是一种现象,比如异常行为,重复语言,无目光对视,注意力短暂等等,这些现象导致了孩子的沟通障碍,最终使孩子融入社会困难,使他们的社会融合性丧失。其实,可怕的不是孩子的这些表面的异常现象,可怕的是这些现象导致的那样一个最终的结果。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症孩子到底失去了什么?孩子失去的是能融入人与人关系中的内在动机和行为方式。所谓的融入社会就是融入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而人与人的交往又是有规则的,因而,按照规则去建立与别人的联系,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在孩子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自己和其他个体、和自己所在群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管孩子是否认识到,它都客观存在,只有孩子能认识、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的时候,孩子才具有了社会性。一个两、三岁的婴儿,能够知道母亲是给予自己温饱和安全的人,而母亲的这个“功能”是别人没有的,自己要从母亲那里获得温饱和安全的满足,必须让母亲高兴,于是,根据这个认识与理解,孩子会在母亲不高兴的时候停止哭闹,通过自己的行为的主动调节,以减少母亲的烦躁情绪,这就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和母亲关系的把握,这就是人的社会性。在家庭生活中,要求孩子用餐的时候负责为家人拿取餐具,让孩子理解自己拿取餐具的行为和家人用餐的关系,这样一个被孩子理解的“拿取”行为,就是孩子社会性的表现。
任何技能,任何行为,只有建立在自己与他人联系的基础上,才具有社会性,建立社会性的技能与行为,才是孤独症康复训练要追求的目标。
语言训练,动作训练、行为训练,注意力训练、认知训练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打通孩子连接他人的渠道,而不是为了训练而训练。如果我们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而孩子不能把学到的语言用于人际沟通,那么这种语言训练的价值是零。我们训练了孩子认识颜色,按颜色分类,这种抽象能力需要适时地实现向社会认知提升,孩子需要给社会生活事件分类,然后按照每一类社会生活事件规律处理交往问题,这个时候,认知训练才实现了它应有的康复价值。
其次,社会性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孤独症是一种病,病应该找医生,为什么对于这种病,教育能够有‘疗效’呢?”
孤独症是由于脑神经发育异常而造成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异常,是这种精神障碍的生理基础,精神世界的异常必然反映在行为方式上。行为方式的异常,反映出孩子心理的异常。目前为止,对孤独症的诊断是外在的行为诊断。有经验的医生,多年从事孤独症教育训练的专业教师,甚至养育过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有很多都可以诊断孤独症,诊断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
问题在于:如果它是一种疾病,就应该求助于医疗,这一思路毫无疑问是将患儿的生理条件改变,从而达到改变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状态,以至于最终改善其行为的目的。悲哀的是:目前为止,我们并无法有效地改善孩子的生理异常。那么,另外一条思路就是: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一路径最终也能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改善心理的方法就是教育训练。必须看到的是:教育训练的极限是受孩子生理潜能制约的,这就是说:拯救孤独症的孩子,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教育不#p#分页标题#e#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