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社会情绪课程
课程一:注意看 | |
目 标 |
1、在团体中,听到“看……”的指令,能看目标物。 2、在团体中,听到“看……”或敲黑板的声音,能看黑板。 3、在团体中,当教师在说话时,经提醒能看老师。 4、在团体中,当教师在说话时,经提醒能看老师,并有眼神接触。 5、在团体中,当教师在说话时,能不经提醒,主动看老师。 6、当教师在写板书时,能不经提醒,主动看黑板。 |
教材 |
增强物(如小饼干、糖果、饮料、小汽车、玩偶各若干)。 |
预备活动 |
1、教师将增强物(小饼干、汽水)放在学生胸前约二十至三十公分处,用口语或手势,指示学生注意看。 2、教师将学生所爱的增强物放在嘴边或鼻前,让学生注视你的脸。 3、将增强物放在学生面前,左右、上下缓慢移动,指示学生追视增强物。 4、在学生面前,将增强物放置在房间的四周,用口语或手势,指示学生取回增强物。 5、与学生面对面,以两人视线能平视为准,对学生说:“看我!”指示学生看你的眼睛。 |
教学活动 |
1、 教师训练学生在团体中,看教师所说的目标物。 (1) 对低功能的学生——教学的重点放在要求在教室上课时,能依教师的指令,看教室内的人、事、物。 (2) 对高功能的学生——教学的重点放在:(a)户外教学时,能依教师的指令,看环境中的人、事、物;(b)当教师同时呈现两种以上刺激物,并且其中一项为学生所喜好的事物时,学生能依指令注意看目标物,例如同时呈现电脑画面和图卡时,学生能听指令看图卡。 2、教师将教材呈现于黑板,要求学生看黑板,并在进行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在听到敲黑板声音时,能注意看黑板。 3、教师可将作业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写,训练学生注意看黑板的能力。开始时,可以用磁铁提示,标出要学生抄写的部分,协助学生找到欲抄写的位置,等学生熟练后,则退去磁铁的提示,并逐渐将所要抄写的内容加长(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子,再由句子到一小段文章)。 |
扩展
|
|
依指令做动作 | |
目 标
|
1、在团体中,能模仿教师做出简单的动作; 2、在团体中,能听从一个步骤的指令,做出动作; 3、在团体中,能说出所做动作的名称; 4、在团体中,能依指令,观察同学的行为; 5、在团体中,能听从先后顺序两个步骤的指令,做出动作; 6、在团体中,能依先后顺序,说出所完成两个步骤的动作名称; 7、在团体中,能听从先后顺序三个步骤的指令,做出动作; 8、在团体中,能依指令,模仿同学的动作; 9、在团体中,能不经提醒,去观察同学的行为,说出同学在做什么; 10、在团体中,当自己不知道教师的指令时,能观察模仿同学的行为。 |
教材 |
物品图片若干张。 |
预备活动 |
1、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坐下,教师同时用口语和手势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摸头、踏步等,让学生模仿,若学生没有模仿教师的动作,请助理协助学生做出该动作; 2、教师只用口语要学生完成简单动作,例如:站起来、拍手等,若若学生没有模仿教师的动作,请助理协助学生做出该动作; |
教学活动 |
1、教师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教师同时用口语和手势做一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摸头踏步等,让学生模仿,若学生没有模仿教师的动作,请助理协助学生做出该动作; 2、教师用口语要学生完成简单的动作,例如:站起来、举手等。教师在说完指令,等待学生完成动作后,教师问学生:“你刚才做了什么事”,要学生回答,练习指令和动作间的联结; 3、教师让学生练习一个步骤的指令,例如:把语文书放在桌子上、从铅笔盒里拿出铅笔等。若学生无法跟随指令完成动作,教师将一连串的指令分开说,每次只说一项,待学生完成第一个动作后,再说下一个指令,例如,教师先说:“把语文书”,当学生都拿出语文书后,再说:“放在桌子上”; 4、逐渐增加指令的复杂性,并且包括先后顺序,要学生在指令下完成,再执行动作,例如“拿出纸来,把纸对折”。待学生完成动作后,教师问学生:“你刚才做了什么事”。 5、等学生熟练两个步骤的指令后,再增加到三个步骤的连续指令,例如“收好书包后,靠上椅子,到外面排队”、“搬你的椅子,到小明的座位,和他一起看课本”等。若学生无法跟随连续指令完成动作,教师可先将一连串的指令分开说,如活动3,等学生熟悉各步骤的指令后,再下连续指令。 6、教师准备图片若干,要学生轮流完成老师所下的指令,对低功能的学生用较简单的指令,例如“找出椅子”的图片;对高功能的学生则可出较难的题目,例如“找出饮料”的图片(只有汽水、果汁图片)、“找出7-11在卖的食物”等。 7、当学生的能力提升至可以听从教师的指令时,这时要将单元一“注意看”和单元二“依指令做动作”的能力进一步结合,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团体的训练,训练学生不仅能观察模仿教师的动作、能依教师的指令做动作,也能观察模仿同学的行为。例如教师下指令,要学生先看某位同学在做什么,再模仿该位同学的动作。 8、当进行至单元三、四、六、七时,可以回过头来再训练“依指令做动作”的能力,活动的内容可以配合单元三、四、六、七一起练习,例如教师可下指令要学生看“王小华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张小强是什么性别?”、“张佳佳今年几岁?”、“丁大中在做什么?”等,把它记录下来。 9、在进行单元三、四、六、七时,视教学情况,可随时请学生回答例如“王小明现在在做什么?”、“刚才下课丁大中在做什么?”等问题。 10、上课时,若孤独症儿童因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发呆或自我刺激时,教师可提醒其和同学做一样的动作,例如“小华,和丁大中做同样的动作!” |
扩展
|
|
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名字 | |
目 标 |
1、在团体中,听到自己的姓名,把头转向声源; 2、在团体中,能仿说自己上午姓名; 3、在团体中,听到自己的姓名,能举手喊“有”; 4、在团体中,当教师问他名字时,能说出自己的姓名; 5、在团体中,听到他人的姓名时,能指出此人; 6、在团体中,能仿说他人的姓名; 7、在团体中,能说出他人的姓名; |
教材 |
1、 全班学生的照片; 2、 椅子若干张。 |
预备活动 |
1、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坐下,教师叫学生的名字,看学生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教师用手协助,使学生的脸面向他,听使起眼神与教师接触;如果有反应,如看教师,则给予增强。若学生一致持续地有反应,则示范要学生举手喊“有”,当学生完成时,则给予增强; 2、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让他回答。若不能,则助理代为回答,并指示学生仿说助理的答案。当孤独症儿童不知道如何回答时,经常会仿说别人的问话,例如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为帮助他们了解两人对话的含义,当学生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时,最好请助理代为回答,而不是由教师帮忙回答。 |
教学活动 |
1、在团体中点名,教师先点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举手喊“有”,接着点其他的学生,让他模仿会的的同学。如果都没有人会,则请助理先做示范; 2、玩“一网不捞鱼”的游戏,被“捞住”的学生要说出自己的姓名,能说出自己姓名者,给予增强;若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该学生的姓,帮助他回答,当学生大多能回答自己的姓名时,则退出提示,要答对的,才给予增强,并请所有的同学一起跟着说一遍被“捞住”学生的姓名; 3、 教师拿同学的照片,要学生轮流找出此人,先指定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此活动,若他能找出照片中的人,则给予增强;接着教师说出这位学生的名字,要同学仿说。 4、 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学生轮流抽出一张同学的照片,然后说出照片中的同学的名字,能说出的学生,给予增强。 5、 玩“抢椅子”的游戏,请没有抢到椅子的学生说出教师指定之同学的名字,若能说出,则给予增强。 6、 本单元的活动可以配合语文活动进行教学,教师请每一位学生带一张活动照片,或是拍摄学生从事活动时的照片,然后,教师呈现学生的照片,要学生回答同学的姓名和他所做的事,例如“王小明画图”、“张佳佳吃汉堡”、“丁大中扫地”等。 |
扩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