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最新孤独症音乐疗法介绍
国外最新音乐疗法介绍(1)音乐疗法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特殊的干预疗法/方法,并提供与之相关的研究方面的信息,而不是以广告宣传为目的。对于任何一种疗法来说,其疗效的高低都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患者的需求程度,二是干预方法的实施是否恰当。不同个体对干预疗法的需求程度差异比较大。例如,某一种干预疗法可能对某个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而对另一个患者却没有疗效。这也就是说,干预疗法是一套复杂的体系,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疗法对症施治,而不是简单地统统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治疗。由于干预疗法是一系列方法,其中每一种具体疗法的针对性都很强,因此,在这里,英国国家自闭症协会不向任何人推荐干预疗法系列中的某一种特定方法。
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英国医生朱丽叶·阿尔文(Juliette Alvin)、保罗·诺杜夫(Paul Nordoff)和克莱夫·罗宾斯(Clive Robbins)将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引入到英国。从那时起,音乐疗法就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途径被患有自闭症的人所接受。音乐疗法可以治疗身体障碍、认知不良或情绪障碍,该方法对自闭症患者的疗效尤其显著。在音乐疗法发展的初期,阿尔文(Alvin)、诺杜夫(Nordoff)和罗宾斯(Robbins)等专业治疗师在他们的患者群体中作了大量工作。
1982年,作为医学的相关行业,音乐疗法这一新行业获得了英国国家医疗保健机构的认可。
1999年,音乐治疗师成为了英国的国家注册职业。许多音乐治疗师被国家医疗保健机构、当地教育机关和社会公益服务机构所聘用;还有一些是自由从业者。不少儿童教育中心与初级保健、三级保健机构已经设立了专门部门来推广音乐治疗。此外,一些慈善机构也为患者提供音乐治疗服务(可提供治疗服务的机构,请见下文)。
通过职业音乐治疗师协会(APMT),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方便地与工作在本地区的音乐治疗师取得联系。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音乐疗法已经在多个国家获得认可。世界音乐疗法联合会的成立也大大增加了人们对音乐疗法的认识,并促进了音乐疗法在世界各地心理康复机构中的应用与发展。
如何成为一名音乐治疗师
要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治疗师,首先需要拥有音乐方面的大学本科学位或毕业证书;如果学的不是音乐专业,而是其它相关专业,例如心理学,则需要接受音乐方面的培训并达到同等水平。英国许多大学开设了音乐疗法的研究生教育课程:现行的课程大纲由职业音乐治疗师协会(APMT)负责编制。
音乐疗法
几位音乐治疗师通过病例研究(Agrotou 1998;Alvin与Warwick 1991; Nordoff与Robbins 1985,等等)发现:尽管与发育正常的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在音乐交流的过程中表现要拘束得多,但音乐仍可以使他们对沟通产生兴趣,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虽然,音乐疗法只在部分患者身上有比较显著疗效,并不是所有患者,但是他们(包括儿童自闭症患者)对音乐会产生某种普遍的反应,这一点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
音乐实践涉及到许多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自我意识和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组建。因此,音乐治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培养自闭症患者学习以正常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他们在接受音乐治疗的时候,需要学会聆听他人、协调彼此间的双向交流、掌握好时间、为他人考虑、并对他人做出回应,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回避与他人交流。音乐疗法不是简单地教授患者一套行为方式,而是鼓励患者增强自我意识/由已及人的意识,从而自愿去更多地接触群体、接触社会。音乐疗法激发并培养患者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语言或类似语言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更好地发挥用语言交流的能力。经过音乐疗法的治疗,患者能逐渐接受各种各样的声音,更好地、更多地与他人交流,多方面的感知能力得到增强与锻炼,综合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有专家认为(Brown 1994),音乐疗法能使自闭症患者体验和探索各种各样的情感。音乐的本质就是将相对稳定的音乐结构和不断的变化相互结合起来;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音乐能构成一种自闭症患者能参与的熟悉的环境,偶尔也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有时可稍稍高于其能力)转入更为自发的和新的音乐或游戏的片断。
虽然强迫症行为模式、自我伤害以及其它类似行为主要与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受教育的环境与社会总体环境有关,但是,有意义的游戏活动通常会大大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频率。
因为在婴儿情感刚刚养成的时候,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交流是靠音乐来激发的,这种最初的交流对以后成长阶段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自闭症患儿早期的情感交流通常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所以,现在自闭症儿童早期的干预性治疗方案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音乐这一手段。在所有不同年龄组的跨领域治疗方案中,音乐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增强交流以及儿童个性的培养。
此外,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学习一些音乐疗法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赖关系,并有益于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积极沟通(Woodward, 2004)。
音乐疗法的理论基础
所有人天生就对音乐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应能力,身体残疾、认知不良或者有情绪障碍的人同样也有这种天性。音乐疗法正是借助人对音乐的天性,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音乐治疗师们通过自己的声音模仿心跳的节奏或者某个旋律,并轮流扮演婴儿与母亲的角色,以此来唤起人们与生俱来的乐感。赛瓦森(Trevarthen)等人(1998: 176) 将这些现象称之为音乐层次或自我调控与自我组织的统一。音乐对于人类来说必不可少。有音乐存在时实施治疗,患者不会感到拘束,不会拒绝以音乐的方式进行的各种交流,患者在即兴演唱或创作过程中还增强了自身对音符、音乐段落与音乐整体结构的理解,同时,患者的认知障碍、身体残疾、神经与情绪障碍也逐渐好转。(Brown, 1994: 18)
音乐疗法的形式
虽然音乐疗法的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其大部分冶疗方式都是以自发的即兴音乐演唱或创作为基础的。当患者叫喊、哭泣或发出其它声音时,治疗师通过敲击发出的声响、管弦乐器或者用她自己的声音进行积极的回应,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自主的音乐语言创作。治疗师选择的乐器,不会给患者带来惊吓。有一些患者非常喜欢某一种声音,却不喜欢其它声音,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音乐进行治疗。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正是音乐疗法治疗自闭症的优势所在。即兴演唱或创作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让患者感觉舒服的背景音乐,并使他们建立起自我表达的信心,学习体验更加复杂的情感,学会与他人建立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
在治疗期间,治疗师会反复采用一些简单的歌曲、乐曲或其它音乐体裁;为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临床需要以及成长的需要,有时还要灵活地变换以前所用过的歌曲或乐曲。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不同于常规的治疗方法,也不需要使用语言;有时患者会发出有节奏、有音调的哭喊、尖叫,并带有一些身体上的动作,这时治疗师会用音乐来回应患者所发出的信号,使患者发出的没有任何规律的声音或动作以良好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音乐疗法不同于音乐教学。尽管患者在音乐治疗期间处在一种音乐氛围中,能学习到一些音乐技能;但是音乐疗法的治疗过程主要以治疗为目的,而不是以学习音乐技巧为目的,更不是仅仅教患者弹奏某种乐器。
音乐疗法一般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师通常会在开始治疗之前,根据想要达到的疗效与患者自身的情况确定一个疗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疗程的次数。针对有的患者,治疗师可能会建议:小组治疗比一对一治疗的效果要好。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群体来讲,组织结构与治疗的连贯性非常重要,因此音乐疗法每周最好安排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并且房间里要安静,以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心。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时治疗师会安排录音或录相,为以后每周都创作出针对性更强的乐曲积累素材。这些录音或录相通常会作为有说服力的临床记录被保留下来;但有些时候,记录治疗过程的录音或录相会用于临床教学,播放给患者家长或其他治疗专家观看。
音乐互动疗法
温迪·普埃温则(Wendy Prevezer,1990)提到了:曾经采用音乐互动疗法对英国萨瑟兰郡学校(Sutherland House School)的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在音乐互动疗法当中,普埃温则不是把音乐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而是借助音乐手段来增强语言疗法的疗效。音乐互动疗法的从业医师不需要具有音乐专业的大学本科学位,或接受系统的音乐课(
APMT)培训,因此,音乐互动疗法与音乐疗法是不同的。(参阅文章Chandler 1997;Christie与Wimpory 1986;以及Wimpory等人1995。)
音乐疗法研究
作为一种干预治疗手段,音乐疗法对自闭症患者治疗时所取得的确切疗效已经得到了患者家属与专家的一致认同。近几年来,有多名治疗师(Alvin与Warwick 1991;Nordoff与Robbins 1985;Nolan 1989,等等)曾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自闭症患者在接受音乐疗法的治疗之后,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诺杜夫(Nordoff)和罗宾斯(Robbins,1964-68)通过研究制定出一种评价尺度,从此,评定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交流效果就有了一定的标准,这也是在音乐疗法发展初期所取得的定性研究成果之一(Trevarthen 等人,1998)。由于音乐疗法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一对一冶疗以及患者的情绪为基础,因此要想获得有关其疗效的科学解释有一些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评判音乐疗法疗效的客观标准,有时,评判者的个人看法还是会起一些作用的。
最近,心理学专家与音乐治疗师通力合作,取得了一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数据,有助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参照标准的建立。患儿与父母之间进行正常的相互交流,需要以音乐为桥梁,这一桥梁建立在婴幼儿教育研究的科学基础之上。罗巴特(Robarts,1998) 与帕夫利威克(Pavlicevic,1997) 的研究表明,临床上的适用性与沟通途径的尽早建立是音乐疗法的关键。
爱格通(Edgerton,1994) 、奥尔德里奇(Aldridge)、古斯托夫(Gustorff)与纽格鲍尔(Neugebauer1995)
等人研究证实,即兴音乐疗法能增强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愿望;除了自闭症患者以外,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还可用于其它人群。惠普尔(Whipple,2004) 指出:不管最初采用音乐疗法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辅助治疗手段,事实证明这种疗法的确对自闭症儿童与青少年患者有确切的疗效。但是,目前有关音乐疗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为了解开音乐疗法成功之谜,我们还需要去寻找更多的科学解释。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特殊的干预疗法/方法,并提供与之相关的研究方面的信息,而不是以广告宣传为目的。对于任何一种疗法来说,其疗效的高低都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患者的需求程度,二是干预方法的实施是否恰当。不同个体对干预疗法的需求程度差异比较大。例如,某一种干预疗法可能对某个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而对另一个患者却没有疗效。这也就是说,干预疗法是一套复杂的体系,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疗法对症施治,而不是简单地统统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治疗。由于干预疗法是一系列方法,其中每一种具体疗法的针对性都很强,因此,在这里,英国国家自闭症协会不向任何人推荐干预疗法系列中的某一种特定方法。
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英国医生朱丽叶·阿尔文(Juliette Alvin)、保罗·诺杜夫(Paul Nordoff)和克莱夫·罗宾斯(Clive Robbins)将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引入到英国。从那时起,音乐疗法就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途径被患有自闭症的人所接受。音乐疗法可以治疗身体障碍、认知不良或情绪障碍,该方法对自闭症患者的疗效尤其显著。在音乐疗法发展的初期,阿尔文(Alvin)、诺杜夫(Nordoff)和罗宾斯(Robbins)等专业治疗师在他们的患者群体中作了大量工作。
1982年,作为医学的相关行业,音乐疗法这一新行业获得了英国国家医疗保健机构的认可。
1999年,音乐治疗师成为了英国的国家注册职业。许多音乐治疗师被国家医疗保健机构、当地教育机关和社会公益服务机构所聘用;还有一些是自由从业者。不少儿童教育中心与初级保健、三级保健机构已经设立了专门部门来推广音乐治疗。此外,一些慈善机构也为患者提供音乐治疗服务(可提供治疗服务的机构,请见下文)。
通过职业音乐治疗师协会(APMT),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方便地与工作在本地区的音乐治疗师取得联系。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音乐疗法已经在多个国家获得认可。世界音乐疗法联合会的成立也大大增加了人们对音乐疗法的认识,并促进了音乐疗法在世界各地心理康复机构中的应用与发展。
如何成为一名音乐治疗师
要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治疗师,首先需要拥有音乐方面的大学本科学位或毕业证书;如果学的不是音乐专业,而是其它相关专业,例如心理学,则需要接受音乐方面的培训并达到同等水平。英国许多大学开设了音乐疗法的研究生教育课程:现行的课程大纲由职业音乐治疗师协会(APMT)负责编制。
音乐疗法
几位音乐治疗师通过病例研究(Agrotou 1998;Alvin与Warwick 1991; Nordoff与Robbins 1985,等等)发现:尽管与发育正常的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在音乐交流的过程中表现要拘束得多,但音乐仍可以使他们对沟通产生兴趣,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虽然,音乐疗法只在部分患者身上有比较显著疗效,并不是所有患者,但是他们(包括儿童自闭症患者)对音乐会产生某种普遍的反应,这一点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
音乐实践涉及到许多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自我意识和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组建。因此,音乐治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培养自闭症患者学习以正常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他们在接受音乐治疗的时候,需要学会聆听他人、协调彼此间的双向交流、掌握好时间、为他人考虑、并对他人做出回应,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回避与他人交流。音乐疗法不是简单地教授患者一套行为方式,而是鼓励患者增强自我意识/由已及人的意识,从而自愿去更多地接触群体、接触社会。音乐疗法激发并培养患者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语言或类似语言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更好地发挥用语言交流的能力。经过音乐疗法的治疗,患者能逐渐接受各种各样的声音,更好地、更多地与他人交流,多方面的感知能力得到增强与锻炼,综合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有专家认为(Brown 1994),音乐疗法能使自闭症患者体验和探索各种各样的情感。音乐的本质就是将相对稳定的音乐结构和不断的变化相互结合起来;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音乐能构成一种自闭症患者能参与的熟悉的环境,偶尔也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有时可稍稍高于其能力)转入更为自发的和新的音乐或游戏的片断。
虽然强迫症行为模式、自我伤害以及其它类似行为主要与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受教育的环境与社会总体环境有关,但是,有意义的游戏活动通常会大大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频率。
因为在婴儿情感刚刚养成的时候,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交流是靠音乐来激发的,这种最初的交流对以后成长阶段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自闭症患儿早期的情感交流通常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所以,现在自闭症儿童早期的干预性治疗方案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音乐这一手段。在所有不同年龄组的跨领域治疗方案中,音乐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增强交流以及儿童个性的培养。
此外,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学习一些音乐疗法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赖关系,并有益于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积极沟通(Woodward, 2004)。
音乐疗法的理论基础
所有人天生就对音乐有着一种强烈的反应能力,身体残疾、认知不良或者有情绪障碍的人同样也有这种天性。音乐疗法正是借助人对音乐的天性,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音乐治疗师们通过自己的声音模仿心跳的节奏或者某个旋律,并轮流扮演婴儿与母亲的角色,以此来唤起人们与生俱来的乐感。赛瓦森(Trevarthen)等人(1998: 176) 将这些现象称之为音乐层次或自我调控与自我组织的统一。音乐对于人类来说必不可少。有音乐存在时实施治疗,患者不会感到拘束,不会拒绝以音乐的方式进行的各种交流,患者在即兴演唱或创作过程中还增强了自身对音符、音乐段落与音乐整体结构的理解,同时,患者的认知障碍、身体残疾、神经与情绪障碍也逐渐好转。(Brown, 1994: 18)
音乐疗法的形式
虽然音乐疗法的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其大部分冶疗方式都是以自发的即兴音乐演唱或创作为基础的。当患者叫喊、哭泣或发出其它声音时,治疗师通过敲击发出的声响、管弦乐器或者用她自己的声音进行积极的回应,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自主的音乐语言创作。治疗师选择的乐器,不会给患者带来惊吓。有一些患者非常喜欢某一种声音,却不喜欢其它声音,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音乐进行治疗。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正是音乐疗法治疗自闭症的优势所在。即兴演唱或创作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让患者感觉舒服的背景音乐,并使他们建立起自我表达的信心,学习体验更加复杂的情感,学会与他人建立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
在治疗期间,治疗师会反复采用一些简单的歌曲、乐曲或其它音乐体裁;为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临床需要以及成长的需要,有时还要灵活地变换以前所用过的歌曲或乐曲。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不同于常规的治疗方法,也不需要使用语言;有时患者会发出有节奏、有音调的哭喊、尖叫,并带有一些身体上的动作,这时治疗师会用音乐来回应患者所发出的信号,使患者发出的没有任何规律的声音或动作以良好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音乐疗法不同于音乐教学。尽管患者在音乐治疗期间处在一种音乐氛围中,能学习到一些音乐技能;但是音乐疗法的治疗过程主要以治疗为目的,而不是以学习音乐技巧为目的,更不是仅仅教患者弹奏某种乐器。
音乐疗法一般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师通常会在开始治疗之前,根据想要达到的疗效与患者自身的情况确定一个疗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疗程的次数。针对有的患者,治疗师可能会建议:小组治疗比一对一治疗的效果要好。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群体来讲,组织结构与治疗的连贯性非常重要,因此音乐疗法每周最好安排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并且房间里要安静,以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心。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时治疗师会安排录音或录相,为以后每周都创作出针对性更强的乐曲积累素材。这些录音或录相通常会作为有说服力的临床记录被保留下来;但有些时候,记录治疗过程的录音或录相会用于临床教学,播放给患者家长或其他治疗专家观看。
音乐互动疗法
温迪·普埃温则(Wendy Prevezer,1990)提到了:曾经采用音乐互动疗法对英国萨瑟兰郡学校(Sutherland House School)的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在音乐互动疗法当中,普埃温则不是把音乐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而是借助音乐手段来增强语言疗法的疗效。音乐互动疗法的从业医师不需要具有音乐专业的大学本科学位,或接受系统的音乐课(
APMT)培训,因此,音乐互动疗法与音乐疗法是不同的。(参阅文章Chandler 1997;Christie与Wimpory 1986;以及Wimpory等人1995。)
音乐疗法研究
作为一种干预治疗手段,音乐疗法对自闭症患者治疗时所取得的确切疗效已经得到了患者家属与专家的一致认同。近几年来,有多名治疗师(Alvin与Warwick 1991;Nordoff与Robbins 1985;Nolan 1989,等等)曾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自闭症患者在接受音乐疗法的治疗之后,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诺杜夫(Nordoff)和罗宾斯(Robbins,1964-68)通过研究制定出一种评价尺度,从此,评定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交流效果就有了一定的标准,这也是在音乐疗法发展初期所取得的定性研究成果之一(Trevarthen 等人,1998)。由于音乐疗法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一对一冶疗以及患者的情绪为基础,因此要想获得有关其疗效的科学解释有一些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评判音乐疗法疗效的客观标准,有时,评判者的个人看法还是会起一些作用的。
最近,心理学专家与音乐治疗师通力合作,取得了一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数据,有助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参照标准的建立。患儿与父母之间进行正常的相互交流,需要以音乐为桥梁,这一桥梁建立在婴幼儿教育研究的科学基础之上。罗巴特(Robarts,1998) 与帕夫利威克(Pavlicevic,1997) 的研究表明,临床上的适用性与沟通途径的尽早建立是音乐疗法的关键。
爱格通(Edgerton,1994) 、奥尔德里奇(Aldridge)、古斯托夫(Gustorff)与纽格鲍尔(Neugebauer1995)
等人研究证实,即兴音乐疗法能增强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愿望;除了自闭症患者以外,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还可用于其它人群。惠普尔(Whipple,2004) 指出:不管最初采用音乐疗法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辅助治疗手段,事实证明这种疗法的确对自闭症儿童与青少年患者有确切的疗效。但是,目前有关音乐疗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为了解开音乐疗法成功之谜,我们还需要去寻找更多的科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