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教育得法让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成“大师”

作者: 更新时间:2010-12-0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
采写:广东科技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李紫薇

背景: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行为古怪而又特别,但大多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国内研究阿斯伯格综合症权威专家邹小兵表示,美国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国大约每500个人中间可能就有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如果按照五百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中国将有260万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类儿童也常被人们称之为“神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对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进行方法合适的教育,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改变世界的人。

早在1944年,维也纳小儿科医生汉斯·阿斯伯格最早提出这种特殊儿童的行为特质,并将其命名为“自闭式的精神异常”,1981年美国的罗娜·吴引为了纪念汉斯·阿斯伯格,便将具有这类特质的症状命名为“阿斯伯格综合症”。当人们用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去对照前人时,突然发现牛顿、爱因斯坦、安徒生、贝多芬、莫扎特、凡·高、达尔文等改变这个世界的人物,都可能是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甚至有国外的研究人员认为,二战时引发世界大战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些重大发现引起了美国、欧洲各国的高度重视。如在2009年美国遭受巨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总统奥巴马颁布的20项社会救助措施中就包含了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研究进行拨款,足见其重视程度。在内地,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整个社会,对阿斯伯格综合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这方面的科研论文也不足百篇,但这些孩子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邹小兵说,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不是精神病”

邹小兵告诉记者,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大约每500个人中间可能就有一个。其实,与其说是一种疾病,倒不如说是这类孩子有一个很特别的大脑。这类孩子是一种具有非常特别个性的孩子。但需要指出的是,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与自闭症的孩子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他们虽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特质的孩子拥有超人的智商,同样也有明显的社交缺陷,属自闭症的高端形式。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设立以来,对患儿们的病状逐一进行了搜集,并录入数据库。“现在我这里有接近两万名孩子的资料,他们中1万多人是自闭症患者,其中有近1000名孩子被确诊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邹小兵说,与其说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病,倒不如说这类孩子有一个特别的大脑。虽然他们的行为是有些怪,但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不是精神病;尽管在学校里面惹了很多麻烦,但是却是完全可以教育的。“如果教育得法,一些孩子将来可能会很有出息,成为大师。如爱因斯坦、牛顿、米开朗琪罗、约翰纳什以及比尔盖茨等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

“阿斯伯格综合症不能用简单的好和坏去评价”

邹小兵根据这十年来的研究发现,“阿斯伯格综合症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后天会影响他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并不知道怎么预防,而且对于阿斯伯格综合症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和坏去评价。”邹小兵毫不夸张地说,“19世纪是牛顿创造的,20世纪是爱因斯坦创造的,21世纪是比尔·盖茨创造的,尽管比尔·盖茨不承认自己患阿斯伯格综合症。”那么下一个世纪呢?“由于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认识不够,很多家庭深受其苦!”邹小兵感慨颇深,他看到了太多的家庭悲剧。因为在“分数就是生命”的今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就更加难于适应社会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知识的匮乏使得孩子完全不被理解。现行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可能会使得他们遭遇严重的挑战。阿斯伯格综合症孩子可能对其它孩子造成防碍使得老师们不能不考虑“#p#分页标题#e#其它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老师人手缺乏使得我们对这些孩子开展所谓“个体化的教育”面临家长和老师们使用的手段也是捉襟见肘等诸多原因,使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不能、也不可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在能量。

“对阿斯伯格综合症孩子的教育必须遵循三项原则”

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容忍是教育的保障。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儿他们天生的一个特别大脑,带着明显的问题行为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天生禀赋,我们也许注意到了孩子的问题行为,但是也请关注孩子的天生禀赋,这是我们理解孩子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学会容忍孩子的问题行为,必须杜绝用打骂、罚抄作业的方法来教育,防止对孩子造成更大伤害,如回避、焦虑、抑郁、攻击等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行为的纠正要循序渐进。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家长和老师应给予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更多的“选择权”、或更多一点商量的口吻可以明显缓解孩子的情绪紊乱;必要时的药物干预也可以明显改善孩子注意力分散多动兴奋暴躁的症状;

特殊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要及时。阿斯伯格综合症孩子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别能力的,如果将孩子的特别能力转变转化到更加广泛的学科和领域中去,这样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上都可以获益。帮助这些特别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天生禀赋,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名词解释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较大。

链接:阿斯伯格综合症表现

    1.多动,但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

  2.有惊人的记忆力,特别是在认字、背诗等机械记忆方面,整体成绩不是很好,但对于某些领域或学科如生物、地理、自然等却有很深的了解。

  3.内心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和沟通,但因为缺乏交流技巧,常和小朋友造成冲突,使用他们变得孤独和情绪起伏。

  4.对于日常隐喻、笑话、讽刺的话语缺乏领悟能力。

  5.有时说话似乎缺乏逻辑,语言往往表现为叙述性的或单向性的语言为主,较少互动性、分享型或交流性语言。

  6.行为往往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难于转弯,直来直去,不是那么灵活;

  7.课堂纪律比较差,但对于自己认同的规则却是最好的遵守者,甚至给人一种完美主义者的印象;

  8.遇到挫折时的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后表现出大发脾气的情况很常见;

  9.大部分存在着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能力差的特点,比较讨厌手写的作业,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某件事情,但却不愿将其所说的记录在作业本上。

加入收藏
Tag: 邹小兵 教育 特殊
上一篇:对孤独症及特殊孩子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几点(接张桂娥——随
下一篇:社交故事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症的研究动机
  • 家庭生活帮助自闭儿成长
  • 特殊幼儿之游戏治疗
  • 你的生日让我想起
  • 如何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
  • 自闭症儿童--家庭和机构结合治疗最好
  • 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二十九)
  • 特殊学校自闭儿辅导教学计划指引(四6)
  • 让宝宝参与群体活动(组图)
  • 孤独症教育训练的原则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