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好不保留地把情景情绪刺激放大给孩子(接张桂娥随笔23)
家长、老师经常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习惯性给孩子下指令,其实很简单,先从我们自己身上想起,你喜欢让领导经常用指令的口气和你说话吗?同样一句话:“小张!你今天必须把工作完成!”;“小张!这个工作很重要,请你今天辛苦一点,把他完成好吗?”不容置疑,大家听到后一句话心理一定非常舒服!
昨天晚上,我11个月大的外孙坐在妈妈腿上,和大家一起吃饭,他妈妈说他在家不愿吃馒头,我故意坐在他的旁边:“馒头好好吃啊!好香啊!”我看着他,夸张地大口吃着,并把馒头举到他的手边,他看到后真的把我的馒头夺走,装模装样地一口接着一口啃了起来!大家故意惊奇地夸他:家铭真聪明!会连续一口一口吃馒头了!
一个11个月的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对情绪暗示这么需求,我们孩子的核心问题恰恰是对情绪信息无法梳理,就象脑瘫孩子的关节功能位异常,那么在给脑瘫孩子做功能训练时,我们的原则是:矫枉过正。因此,我们在给孩子玩时,一定不要干巴巴地给孩子下指令,而要以情绪最大化的形式,夸张地传递给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刺激结果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请你好不保留地把情景情绪刺激放大给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