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坚持永不放弃的走下去!
我们应该坚持永不放弃的走下去!
患儿刻板、多动、不会说话、存在社交障碍,目前该病还无法治愈,相当一部分儿童的障碍持续到成年,生活无法自理案例:
上午的训练课程结束了,妈妈拉着5岁的琛琛走出了教室。记者向他挥手说“你好”,琛琛一双大眼睛茫然地看着另外的方向。
琛琛没有反应是在一岁半时被发现的。那天,妈妈喊琛琛回家吃饭,琛琛没有反应,只是一个劲地在操场上跑。妈妈放下工作,带着琛琛辗转在长沙、广州看病。两岁半的时候,终于确认是孤独症。
当时,医生诊断完了只说了一句话:“自己康复去。”原来,医院也没有治疗办法,只能让患儿家长去找康复机构。琛琛是湖南娄底市第一个确诊的孤独症儿童,妈妈不得不在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中,四处寻找康复机构。
康复需要大量时间,她就把工作辞了;需要大量金钱,她就向亲戚朋友借;需要持久的耐心,她就日复一日地训练,仅教会孩子上厕所就用了三年时间。“他很漂亮,不是吗?他依然是上天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妈妈看着琛琛说。
5岁的青青重复辨认卡片上的饼干,爸爸教她认识饼干用了两年。
3岁半的纬纬在个体训练课上,自己搭起了积木,妈妈说这是小房子,于是他一节课都指着积木反复说:“小房子,小房子……”
4岁的奇奇最爱绕圈跑,不会说话只尖叫,一见到陌生人还喜欢把手放到嘴里。
琛琛、青青、纬纬、奇奇,他们都是孤独症儿童,也叫自闭症。这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刻板、多动、爱转圈、不会说话、痴迷数字、存在社交障碍,目前无法治愈,相当一部分儿童的障碍持续到成年,生活无法自理。孤独症患者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贾美香介绍,该疾病病因不明,只明确跟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康复的手段主要是早期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近年来,我国孤独症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2001年,6省市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孤独症人群占了1%。。2004年北京市的调查发现,患病率上升到1.5%。。以此类推,全国患病人数约在100万—150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