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童 孤 独 症
一、儿童孤独症的概念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起属于童年早期的一种严重的广泛发育障碍。早在1938年Kanner 在一所医院看到一例独特的患几.他从2岁半起就像生活在他独自的世界里。他不喜欢接触人,不和人来往。喜欢独自活动,旁若无人。他有惊人的词汇量,但不会与人进行对话。他常常把自己说成“你”,而把别人称作“我”:在游戏和活动兴趣上,他表现出对某些物体一种不寻常的兴趣,如迷恋圆形的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的东西;另外,他还表现出一种对某些物体安放位置保持固定的要求和特别的记忆,一旦这些安排被改变,他便会感到极大的不安和烦躁。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被称为典型的孤独症的“ Kanner三联症”。
综上所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心理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动作刻板重复。
二、孤独症的发病率
孤独症最早的发病率报道为2-4/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孩明显多于女该,男:女的为4:1.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病因不明,不能阐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
三、孤独症的预后
孤独症是慢性病程,预后大多较差,大约2/3的孩子没有独立社交能力,不能学
会任何独立的生存本领,无法独立生活。在5岁以前己发展了有用的语言者,预后较好,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良好,部分可上大学或可进一步学习,独立生活,但罕见有完全正常的适应者。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抓得早并长期坚持进行者,预后好。
四、孤独症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状。使用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组织胺类药、杭抑郁制剂、理盐和维生素等,疗效均无定论。 ,
(二)行为治疗
治疗重点应放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育上,尽量减少那些干扰儿童功能和与学习不协调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侵犯性行为。行为治疗的原则。第一,治疗方案应个别化。第二,帮助儿童尽量能把在医院及学校习得的技巧,移植到家里或其他场合。第三,治疗的另一目的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育,故不宜长期住院。
(三)教育治疗
教育的目标重点应该是教会他们有用的社会技能,如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及行为规范,公共设施的利用的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教育训练要特别注意个别化。教育训练开始的年龄越小越好,获得后越容易固定下来。教育训练中要特别注意父母所起的作用。教育训练还应做到坚持和长期性,教师和父母要懂得不能期望在短期的训练中改变儿童的行为或一定能学会一项技能。 (四)中医点穴治疗
中医学认为,智力活动是属于五脏六腑之功能,肾为先天之本,主骨主髓,心为君之宫而主神明;肝为将军之宫而主谋虑,小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均可导致心、肝、肾等脏腑受损,使髓海不充,神智衰弱,谋虑失常,而产生智力低下病症。根据这一原理,颜家睦同志首创中医点穴方法治疗孤独症儿童,选用特定的启智区、神智区、益智区、聪智区等点之,以健脑益智,开窍宁神,调和任督两脉:在四肢及背部的8条刺激线和特定穴位等点之,以起到醒脑开窍,壮肾开元,益气补脾,充盈精血之功效;再辅以配穴点之,以调肝健脑,平肝息风,化痰开窍。从而,调整五脏六腑的经气,改变脏腑虚实状态,促进大脑细胞发育,提高儿童智力。现代医学认为,刺激某些穴位可改善大脑皮质的微循环,使大脑组织血流量增加,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物质及氧气供应量,促进代调产物的排泄,因此,点穴治疗对智力低下有明显改善作用。
心理学认为,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让孩子感到接触舒适,产主肌肤之情,这样孩子容易产主安全感,施术者容易与孩子建立融洽关系,有利于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 五、孤独症的需要
人们在做正常儿童的工作时,知道他们需要爱、身体保护、智力开发和鼓励等,这样,他们才会健康地成长。如果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给他们这些需要,或者给得不及时,那么,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孤独症儿童由于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就更需要爱、身体保护、智力开发和鼓励,以致还需要特殊的教育,他们才会最太限度地发展起来。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孤独症儿童往往得不到所需要的一切,有时得到的是不正确的爱--溺爱。不正确的身体保护----处处为他服务以及不正确的智力开发----鸭式的灌输,不会就打,所以他不能正常发展。为了使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应该给以慈爱,让他学做能做的事,不处处“代劳”以及特殊的教育,有时还需给以医药治疗。笔者调查发现,有10%的孤独症儿童受到家长的歧视,有30%受到同胞(兄弟姐妹)的歧视。正因为这些孤独症儿童没有得到正确的爱,他们的发展更为落后。爱对他们是最重要、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