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兴趣与优势
这学期班上被新安置一名足五岁唐氏症的小女生,头发长长的,长得可爱极了。在新生晤谈的过程中,请妈妈来校,老师们希望能了解家长对孩子进班的期望,也能使家庭和学校间达成共识,朝向共同的目标前进。
小芳芳确定进班后,在新生学校日的家长座谈,我们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也就是将家长晤谈的工作分成多日进行,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与家长进行详细的晤谈,透过晤谈的过程,老师除了对孩子以往的学习经验和能力表现有更深入的了解外,最重要的还是在拟定教学的计划和目标上能达到共识。小芳芳的妈妈对老师极为友善,当老师问及小芳芳的妈妈:「你对孩子进班有没有什么要求和期待?」妈妈的回答竟是:「没有啊,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只要孩子快乐就好?」对班上两位老师和实习老师来说,总不能为孩子定下「能快乐的生活」这样的学习目标吧!而提供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经验,其实一直是我们班级经营的中心思想,只是「快乐的学习」,是一种无法评量,完全自由心证;是一种感受,无法以语言回答。
由于小芳芳的语言能力不错,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沟通,但是小芳芳的学习动机弱,孩子的「快乐」就形成「不愿被约束」、「不愿被要求」的情况,所以小芳芳就会在教室的地板上「躺着」、「看着」不愿意进行老师安排的课程,也就因此,小芳芳的学习就必需从「游戏」的活动介入。于是,老师利用班上有「娃娃厨房」的简单设备,由老师开始引导小芳芳和其它的孩子进行「办家家」的活动,老师准备锅子、锅铲、汤匙、盘子,还有许多颜色鲜艳、各种蔬菜水果的造型玩具。当小文文和小芳芳在厨具旁操作时,老师在一旁以语言引导:「把香菇放在锅子里」、「用汤匙搅一搅」、「再放两朵花椰菜」,就这样,让孩子认识食物的名称。数分钟后,老师在一旁摆上一张桌子和椅子坐了下来,老师这时加入孩子们游戏的行列,并大声喊:「老板!我要吃一碗香菇萝卜汤。」小芳芳和小文文会一起回答:「好!」于是,小芳芳和小文文就开始在「厨房」里忙起来了,没多久,就会有一个碗,碗里面真的有香菇和萝卜的模型,来来往往,老师将在小吃店可能会发生的经验,以顾客的身份和孩子们互动起来。
每一次进行「老板煮饭」的活动,小芳芳都非常的投入,并能和文文、老师兼有很好的语言互动,重要的,小芳芳真的很「快乐」,所以,老师的设计是很符合妈妈的期待的。也因为小芳芳有「煮饭」的经验后,老师再以其它与「煮饭」相关的生活自理活动练习介入小芳芳的学习。
为了能引发小芳芳学习的动机,我们大部分还是以与「煮饭」相关的活动进行练习。我们安排「挑地瓜叶」,老师示范如何将地瓜叶由梗子上拔下来,放在洗菜的盆子里,小芳芳可以做得很好;我们安排「折豆子」,在市场里买回来的长豆,老师先将头尾都挑好,小芳芳负责将长豆「折成三断」即可,小芳芳也能做得很好;我们买了最便宜的红菊花,又在校园里摘了一些黄椰子的嫩叶,老师泡一些插花的海绵,或准备一些小花瓶,孩子只要能将花和叶的梗子插入海绵或瓶口即可;我们也买了一些煮熟的花生,示范如何将壳内的花生仁取出;很多的活动,对成人而言,可能「自己做一做」会比带着「孩子做」要来得快,但是,没有提供孩子「操作」的经验,孩子一辈子也学不会,孩子做得不好,这都是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重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由于小芳芳有了「煮饭」和「挑菜」的经验,我们更进而练习「制作三明治」的活动,老师准备了「土司、果酱、生菜和盘子」,老师将空盘子放在桌上,示范拿起土司、抹果酱、放上生菜、将另一片土司盖上来,就可以完成一片「夹面包」的练习,在过程中,使用哪一种口味的果酱,透过瓶身的图案指导正确的名称,上上生菜时,也可同时告诉孩子「这是小黄瓜、这是红萝卜、这是莴苣….」等,这个过程就是指导物品的「命名」。并且从「小黄瓜」、「我们放一片大的红萝卜」、「我们放两片蕃茄」……,这样的口语模式,就会有很多「认知」的学习内容。完成三明治或夹面包的练习,小芳芳需拿着面包请老师吃,很多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互动的技巧就会产生。
小芳芳累积了许多操作的经验后,为了引导小芳芳对美劳活动产生兴趣,我们也练习画一碗饭的练习,老师先在八开的有色书面纸上画上一个碗,老师告诉小芳芳:「我们现在要煮饭哟,碗里面要有饭,还要有菜。」于是老师示范在碗上面点上一颗颗的白点,小芳芳一边点,老师一边告诉小芳芳:「碗里面有饭哟,小芳芳煮的饭好好吃。」小芳芳点得更有兴趣了,一不小心点到外面来了,老师会提醒小芳芳:「要小心,饭饭掉出来了。」画完了饭,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的菜,也可以问一问小芳芳:「你喜欢吃什么?」再引导孩子慢慢的画出来。也可以将书面纸剪成碗的造型,和孩子一起画出一个漂亮的碗,或利用贴纸贴上各种食物造型,或画一碗汤,透过碗内食物的变化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也还是「快乐」的。
观察孩子,从孩子有兴趣的内容出发,引导孩子扩充学习的领域,学习可以是很「快乐」的,小芳芳的妈妈,我始终不知道他对这样的课程「满不满意」,总之,老师难为,我已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