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孤独症
朋友的儿子两岁零两个月(26月龄),看起来很健康,也很聪明,但是大小便失控。这让我想到:1、脑瘫;2、弱智;3、孤独症。
脑瘫可以排除,因为他非常健康,没有运动功能方面的问题;弱智也可以排除,因为他非常聪明。剩下来就是孤独症了。孤独症的特点是“心智”发育不对称,某些方面明显落后,某些方面相对正常,甚至超常。
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对物的兴趣明显高于对人的兴趣。他不喜欢跟小朋友玩,但比较喜欢跟大人玩。他是怎么跟大人玩的呢?就是在大人中间穿梭,其实是把大人当成木头柱子了。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立刻就会找各种东西玩,如桌上的茶杯、香烟、打火机,地上垃圾筒、灭火器。
他也不会用手指物,只会用大人的手去拿东西。他会拿一本书让父母给他讲故事,拿着饮料瓶子让父母替他打开,偶尔也会把零食分一点给别人,但是不会跟人“分享”观念和感受。
他不会说话,但能听懂。据说我的朋友小时候说话也很迟,所以老人们认为没什么关系。如果光是语迟当然没关系,问题是他有孤独症的某些特征性症状。大小便训练失败是抗拒学习的表现。孤独症患儿通常都抗拒学习,拒绝被“社会化”,不愿意遵守社会规范,就象一匹野马,桀骜不驯。因此,他们也不会按规则做游戏,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他们。他们不会“正确地”玩玩具,只会把玩具排成一排,或到处乱扔,因为他们不知道汽车是在地上开的,积木是用来搭的,纸是写字和画画的,电筒是照明的。这种孩子很难管,因为他们根本不理会别人。正常孩子抱起来会非常“贴肉”,孤独症孩子则很僵硬或扭来扭去,象泥鳅一样。
这个孩子还有一个特点,一高兴起来就在原地打转。
我对照了一下几种孤独症评定量表,基本上可以确实是孤独症。看着家长的表情,我又很不忍心,就说:“是不是孤独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确实有点跟正常孩子不同,所以应该马上训练,不要等着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