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征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
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因其不同的缺陷程度和原因而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正常儿童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身高、体重方面与同龄正常儿童没有明显差别。据日本的一个研究,10岁男童的平均身高为131.9厘米,女童为132.2厘米,而10岁智力落后男童和女童分别为129.4厘米和130.5厘米;10岁男童的平均体重为28千克,女童为28.5千克,而10岁智力落后男童和女童分别为26.6千克和27.1千克。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会越来越差,生理和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中度以上智力落后儿童在肺活量、肌肉力量、身体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性等指标上明显落后于健全儿童。迈耶恩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从外表上看,大多数智力落后儿童没有特殊的面貌,只有小部分特殊类型或伴有严重大脑损伤的儿童才显示出特殊面貌。例如,在培智学校常见的先天愚儿童就有较显著的外部特征:眼距宽、脸圆而扁、鼻梁塌陷、通贯手、扁平足、手指、脚趾短而粗,舌头常伸出口外等。
二、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征
(一)感知觉特征。
关于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研究,目前大都集中在感知的速度和容量上。研究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速度缓慢,容量较小。
在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速度方面,最经典的实验当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列索茨卡娅所进行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市盲、聋、智力落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学生视知觉速度慢,3~5年级(多数年龄9--15岁)的智力落后学生视知觉速度大大低于聋童和普通学校一年级(5--7岁)的学生。武杰的实验也发现,培智学校一年级智力落后儿童视听反应时的平均值几乎接近同年级正常儿童的两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时逐渐缩短。智力落后程度越轻,这种缩短越明显;智力落后儿童感知速度的缓慢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观察到,'例如,他们不爱看画面转换太快的动画片。
在感知觉的容量方面,智力落后儿童比正常儿童要小得多。有人用速示器呈现不连续、无意义的单词或符号,时距1/10秒,正常儿童可正确感知7±2个单词或符号,最多的可感知15个,而智力落后儿童常常只能感知3至4个。万翼的双耳分听测试对照实验的结果也显示,智力落后儿童双耳辨别成绩低于正常儿童,且差异十分显著,说明智力落后儿童听知觉的容量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
除了上述两个特征外,智力落后儿童还表现出视知觉不够分化,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不够分化,感知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
(二)记忆特征。
记忆的缺陷是影响智力落后儿童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在学习新知识时,智力落后儿童只有在多次重复练习之后才能掌握,且很容易遗忘。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智力落后儿童学校目前还在使用普通小学的课本,但教学进度比普通小学要慢一半或一半以上。即使这样,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健全学生也无法相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记忆的这个特点不无关系。还有人对该特点的研究更深入,认为智力落后儿童记忆的缺陷主要存在于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上,他们无法将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其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运用适当的复习策略。二是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智力落后儿童往往只是依据记忆材料的外部联系,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去记忆,不善于有目的地去发现记忆材料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p#分页标题#e#上有目的地进行记忆。有这样一个实验很说明问题:给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分别呈现同一组图片(狗、桌子、楼房、狼、小屋、椅子、草房、猫),要求他们看几遍以后记住。正常儿童在记忆过程中往往会将图片顺序打乱加以归类整理,这样很快就记住了。而智力落后儿童几乎不会归类整理,只能进行简单重复,记忆效果很差。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他们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和缺乏记忆方法等有关。
(三)语言特征。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要迟缓一些。正常儿童通常1岁左右开始说话,入学时基本上掌握了口语交际技能。能比较流利地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智力落后儿童总体水平低得多。有的儿童两三岁才会说出一些单个的词,五六岁才会说简单的内容贫乏的句子。有的儿童上学以后,连自己的家庭地址都不会说。在所拥有的词汇量方面,智力落后儿童也要少得多,且理解不全面,不准确。另外,他们在语法方面也有很多问题。智力落后程度越严重,上述问题就越突出。
除此之外,相当数量的智力落后儿童还存在着构音、声音和语流方面的障碍。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多数儿童说话时常出现音素的替代、省略、歪曲或添加现象。声音障碍表现为儿童说话声音过大或过小,音调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声音嘶哑,有气声、假声甚至失声,鼻音过重或无鼻音等。语流障碍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儿童口吃。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缺陷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他们智力的发展,因此,提高语言能力,矫正语言缺陷是开发其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思维特征。
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低。他们通常是在日常活动中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简单的思维活动,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很难将已有的知识、概念和表象综合起来。有人曾对30个平均年龄9岁半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物体分类的实验,发现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明显落后于幼儿园大班(6岁)儿童,只接近中班(5岁)儿童。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是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的又一特征。这与其神经系统的惰性不无关系。实际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这种特征,如他们进行某项活动时,一旦遇到困难或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就会很快中止下来,转而从事别的活动。智力落后儿童的思维还表现出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特征。一方面,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动和想法深信不疑,很少主动地检视自己的行为,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受环境影响,人云亦云,缺乏理智地盲从。例如,在培智学校的课堂里,经常可能出现“异口同声”的情景:当教师提问时,一个学生回答错了,其他同学也会受到“传染”,重复同样错误的答案。
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的上述特征是与认识活动的其他特征相联系的,感知觉、记忆和语言的缺陷能够影响思维的正常发展,反过来,思维障碍也能给感知、记忆和语言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特征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认识活动有缺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局限,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影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易受暗示,固执。
智力落后儿童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时,难以遵循较长远的行为目标,缺乏主动精神。但有时候又可能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固执性,行为刻板,缺乏应变能力。在对待周围人的影响方面,他们易受暗示,常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驱使。
(二)高级情感发展迟缓,情感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
&nbs#p#分页标题#e#p; 研究表明,智力落后儿童的情感体验长期处于低级阶段,高级情感如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产生晚,发展慢。在智力落后学校中,不少十二三岁的学生,情绪表现和三四岁儿童很近似,明显表现为暴发式的、激动式的,很少有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的复杂的高级情感。与此相联系,他们的情感易受外界情境的影响,易变化,不深刻,不稳定。在情感的调控方面,他们主要受机体需要的支配,难以用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协调。
(三)兴趣单一,稳定性差。
多数智力落后儿童的兴趣常局限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且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尤其对安全、舒适、金钱、食物或其他物质奖励更感兴趣。还有,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容易变化。
(四)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自我观念消极。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长期的失败经验会使他们逐渐丧失自信,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失败预期,不去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成功。
(五)原始性防卫机制占优势。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更多地使用较原始的防卫机制,如拒绝、退缩、压抑、焦虑等,且在使用上较机械,缺乏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