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自闭症儿童“自言自语”的情况展开训练
一、自闭症儿童基本情况
小凯一个七岁的自闭症儿童,对于物品的属性和分类有很好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生活化语言(陈述句);但是小凯行为刻板,经常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缺乏分享意识,目前在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接受训练,短短三个月,孩子的情况有了飞跃发展,好像换了个孩子。
二、对孤独症儿童小凯的观察分析
虽然小凯有较好的认知能力,但正是因为他不能很好地把事和物用语言表述出来,还有分享意识的欠缺,达不到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他自言自语和重复性语言的出现。
三、训练重点
引导孤独症儿童小凯学会分享,转移注意力,减少重复性语言的出现。
四、对孤独症儿童设计的训练方案
1、 让孩子在游戏中,兴趣物——分享——快乐——主动(例:利用孤独症儿童喜欢的玩具熊,在小团体中玩拥抱游戏等)
2、 注意力干扰(转移)性训练,跟孩子走——融入孩子——牵孩子走
(例:又一次小凯双手分别拿红球和绿球,不停的说“球球、球球……”
我便反复拍他手中的球并说:“红球、红球、绿球、绿球、拍红球、拍绿球……”
停止拍,他不乐意,要求我开始
继续拍,我突然故意说错:“绿西瓜”他一愣,看了看绿球嘎嘎地笑)
五、总结
通过近期的康复训练,最大的体会就是:
1、“法无定法”,自然的能够让孩子快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训练方法,更加体会到训练过程中,教师“静、容、思”的重要性,
2、与人分享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孩子也有自己喜欢的物品和游戏,当他高兴时,也需要与他人分享,只不过由于社会交往障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从而导致了他自言自语和重复性语言,正如小凯,他虽然没有用语言纠正我的错误,但从孩子的笑,我完成了他的分享需求,继而就没有出现拿着球不断重复“球球”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