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治疗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与“DTT”

作者: 更新时间:2009-07-07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是根据行为理论发展演变出的一套完整的行为训练方法。对行为矫正的一系列技术做了完善的诠释。它的核心是回合式教学法(DTT)。
 
1.关于“应用行为分析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也称“行为训练”(ABA是英文缩写)。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洛瓦斯等人根据行为理论发展演变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为训练技术和操作系统。洛瓦斯和他的同事曾报告了19个孤独症儿童经过强化行为训练,有近一半儿童的智商比原来有提高,并能在普通学校上学。报告发表时,那些孩子已经成为青少年,并且已经看不出他们以往有什么病。虽然,参加洛瓦斯研究项目的孤独症儿童都不是重度残障对象。但是,研究报告发表时,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也普遍被认为是不能治的。目前,应用行为分析法在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它非常完善地诠释并运用了“正强化”、“惩罚”、“消退”、“链锁”、“提示”、“渐隐”、“泛化” 等行为矫正技术,在操作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程序。
2.关于“应用行为分析法”与“回合式教学法”
“回合式教学法”,又称为“分解式操作教学法”,(DTT是英文 Discrete Trail Teaching的缩写)。它是(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法的核心。训练中,把每个孩子的训练课题(任务)分解成最小,把最简单的元素呈现给孩子,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每个步骤都通过一定的辅助,反复几个回合,循序渐进,逐步完成。例如,完成穿袜的课题可分解成如下几个小步骤:
◎  第一步:拉开袜口;
◎  第二步:双手拉开袜口,脚伸进去;
◎  第三步:双手把袜子拉过脚跟;
◎  第四步:双手拉着袜口,往上提。
“回合式教学法” 的每个回合都由五个必须的要素组成(见下图)。运用这个方法训练孤独症儿童,必须了解和正确运用这五个要素。
 
刺激/指令  —→ 反应  —→  结果/强化    
          ↑      ↑               ∣
          ∣      ∣               ↓
∣     辅助             停顿
                  ∣————————————↑
                          开始下一个回合
回合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能以愉快的心情进人学习。
◎  由老师或家长发出口头指令(也叫诱发一个反应的刺激)。指令要简单和准确,如:“拿红色”、“拍手”、“坐下”。
◎  观察孩子做出的反应(回答或是其他反应)。老师和家长应在发出指令之前就定下“正确反应” 的标准。
◎  对孩子的反应做出反馈,即孩子做了之后的结果。结果的意义就是告诉孩子,他做得“对” 还是“不对”。如果他反应正确,结果应是强化(奖励),面带微笑,大声赞扬他:“真棒!” “对了”。如果他反应不正确,则不予强化,而是给予否定(惩罚),态度严肃地说“不” 或“不对”。稍停顿之后,开始下一个回合。
◎  不管反应正确还是错误,每两个回合之间要稍微休息几秒钟。这样可以为下一个回合做准备。
在回合式操作训练中,儿童做出的正确反应(做对了或答对了)得到的结果就是强化(奖励)。儿童做出的不正确反应,得到的“结果” 形式就比较多,即对他行为的反馈形式不一样(见下表)。
表8  行为——反馈对应表
儿童行为——反应
老师的反馈——结果
没有反应,也无不良行为
等五秒钟(暂停)然后,再开始下一回合,“结果”是没有强化。下一回合给予辅助
错误反应(因是新课题,畏难)
告诉他“不对”  再试一次。下一回合给予辅助,帮他理解指令要求
错误反应(故意行为)
“消退法”:几秒钟不理他
不适当反应(站起,刻板行为)
马上制止,结束这个回合
不适当反应(哭闹)
“消退法”:不理他。哭闹减弱,立刻开始下一回合
加入收藏
Tag: ABA 行为分析 分析 应用行为分析 行为
上一篇:ABA快速反应训练
下一篇:谁该接受ABA?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行为矫治:孤独症专业培训·应用行为分析篇
  • 想要训练出效果,ABA训练四个技巧不可少
  • ABA是什么?
  • 孤独症儿童ABA训练和DIR训练
  • ABA中级课程指南
  • ABA (8): 独立的玩耍技巧
  • 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 (6-6) ~哪里个 (Which)
  • 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5)
  • 推荐: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适用于程度较好儿童)
  • ABA简介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