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CH计划与孤独症康复
一、 什么叫TEACCH计划
1、 英文全称:Treatment and Education for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孤独症及相关交往障碍儿童的治疗与教育)。
2、 发源地:美国北卡莱罗纳州大学,也是北卡州对孤独症人进行教诲遥课程总称。
A、1972年该计划得到美国北卡州的正式承认。
B、由北卡州大学的Rric Schopler教授首创。
C、中心设在北卡州大学医学部的精神科。
3、TEACCH使命:尽可能提高每一个孤独症患者在社区进行有意义的独立生活能力。
4、北卡州TEACCH项目提供的服务内容:
1、诊断—以为教育计划提供信息为目标的诊断。
2、提供因为而异的个别教育计划。
3、提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技能训练。
4、进行职业培训。
5、为家长提供咨询并进行家长培训。
6、为学校和福利院中的个案进行鉴定。
7、TEACCH专业人员的培训。
二、TEACCH计划的七项原则
1、提高孩子的技能和协调孩子周边的生活环境。
2、将家长作为合作训练者(Co-therapist)对待。
3、教育计划的制定以诊断和评价为依据,因为而异。
4、实施结构化教学(Structured Teaching).
5、取长补短发掘每个合作的潜力,调动其兴趣。
6、综合运用认知理论和行动理论。
7、专业人士应该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技能。
三、什么是结构化教学
1、基本概念。
A、将日常生活中的内容,通过设计后一目了然的向孤独症人展示出来的一种方法。如:现在是做什么事的时间?怎么做?在哪里做?然后会发生什么?有什么变化?等等。
B、目的是使孤独症人无论在怎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发现对自己有意义、且能理解的信息。
C、将结构化融入到生活中,使孤独症人的日常起居、生活工作更加方便。
2、内容和基本专业术语
A、物理性的结构化。
B、时间表。
C、作业流程。
D、视觉的结构化。
E、例行程序。
四、TEACCH术语简介
1、物理性的结构化
内容
目的
功能
关键操作
教室和家具的布置。
A、设定明确的物理和视觉边界。
使孩子来到这里就明白要做什么;活动切换时变换场所。
游戏/休息区
学习/自习区
B、活动于场所的一一对应
茶点区
过渡区
除去有干扰性因素。
解决孤独症人注意力分散问题。
要使其能够很容易地把精力集中到重要的信息上来。
将所有不需要的东西都收起来;
调整和隔断空间,以限定视野范围;
注意声音、光线、照明、周围的动静、钟表和计时器的位置等。
其他还会涉及到的因素有:
1、 在工作人员和家长的目光所能及到的范围内。
2、 家具的尺寸、材料的接触、活动时行走的路线。
2、时间表。
1、把时间结构化: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其顺序是怎么样?将这些内容用可以看到的物品做提示。目的是让孤独症人对下一个活动有“预见”。
1、减轻其因无法预料而产生的不安和急躁情绪
2、因为可以预料,就可以进行“等候”和“变更”
3、自我管理时间表
2、时间表的类型:
1、卡片、贴纸、笔记本;
2、固定的、可随身携带的;
3、一天/一周/月的时间表。
3、时间表的制定依据评价的结果
4、注意事项:
用什么来传达。
实物、图画和照片、文字、钟表。
要等多久。
列出下一个/几个/一天的活动内容。
活动顺序的表达。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翻页式。
在哪里进行确认。
有没有过渡空间。
3、作业流程。
1、把活动结构化。
2、为了让孤独症人可以独立行事,将以下信息一目了然地、系统地予以传达:
A、做什么。
B、做多长时间。
C、怎么样算结束。
D、做完了这个动作,接下来做什么。(要整理出活动的内容、活动量、操作方法和步骤)。
3、让孩子明白“结束”和操作方法,可以调动他的积极性。
4、明确“结束”,知道可以切换活动了。
A、作业流程的类型:
a、从左向右。
b、搭配(颜色、形状、文字、数字、图片等)
c、单词与文章。
d、结束箱。
B、关键点:
a、因数而异制定作业流程。
b、以评价为依据。
4、视觉的结构化。
1、将对孤独症人来说重要的必要的各种信息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整理。
2、“一目了然”地传达给他们。
3、信息通过系统地整理,可以减少认知的负担,如:A、红色表示“停止”,B、本人专用的标记、颜色、姓名卡,C、上—下,左—右的排列和顺利习惯。
5、例行程序(习惯及相同顺序)
1、为了孤独症人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使其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有一个预见;
2、作业流程和时间表中的例行程序特点:
A、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B、一个活动结束后,查看时间表确认下一个活动。
3、在生活中也形成适当的例行程序,如:
A、早上到学校—放下书包—开始玩耍。
B、取出玩具—玩—收拾起来。
C、擦完鼻涕后把手纸放到垃圾桶里。
D、吃完饭后,撤下餐具。
五、计划实施的要点:
1、所有教育举措要以评价为依据。
1、因人而异的结构化。
2、因人而异的评价。
A、不能自以为是地从事孤独症的教育训练。
B、提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C、教学计划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每个孩子具体制定)/
3、经常进行不拘一格地评价(观察的技术)。
A、优点、长处。
B、兴趣。
C、潜能。
4、接收训练者“明白了吗?”“信服了吗?”(特别要评价其“理解”的程度)。
2、在TEACCH教学现场。
1、明确优先课题。
2、整理活动和场所。(一对一、独自作业区、游玩区、集体活动区、茶点区)。
3、整理训练方法。
A、依据评价(技能、擅长、弱项、兴趣等)。
B、搭话、手势和示范、温和的动作辅助。
4、反复进行再结构。
A、PLAN—DO—SEE(计划—实施—查看)的程序。
5、变化在哪里?
A、信息变得更容易懂了吗?
B、孩子变得独立性更强了吗?
C、活动中他变得更自觉了吗?
3、教学举措讨论(从两个方面进行)。
1、如何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适应力。
2、让环境变得更易于理解(要不断改变周边的环境,使它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通过你的努力把这个告诉孩子!
要做到以上两点,应该注意:
1、发挥孤独症人特有的长处。
2、因材施教。
3、根据评价制定训练计划。
4、家长与专家能力合作。
六、从TEACCH应该学习什么
1、正确理解孤独症,尊重孤独症文化;#p#分页标题#e#
2、为了每个孤独症人能够享受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们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准备工作;
3、这是一个需要家长与专业工作者同心协力进行的工作;
4、目的就是与有孤独症的人“共同生存”,为此主动地去“接近”他们;
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筑一个社会支援体系;(推动社会发展)
6、要在实践中积累科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