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A训练中如何看遵循孩子兴趣进行引导
在ABA教学体系中需要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遵循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是学习动力的起源,也是引起孩子注意的基础,更是维持孩子学习动力和维持注意的关键,所以,不仅要做好教导前孩子兴趣、喜好的调查和评估,还要在教导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好孩子的兴趣和喜好。换句话说,选择什么样的活动、用什么作为教材、活动的方向是什么,孩子说了算。孩子是教学互动过程中的“老板”,教导者根据孩子的意愿参与互动、引导互动,将语言学习适时地融人互动活动中。举例:如果孩子喜欢玩球,就不要强行要求孩子从事玩积木或认卡片等孩子不喜欢的活动。在玩球的过程中,球就是教具,教导者可以教孩子学习与球有关的语言,如命名“球”,要求“给我球”“我要球”等,命名活动“拍球”“扔球”“丢球”“传球”“踢球”“打球”等,辨别不同的球“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遵循玩球游戏中的规则,如轮流、等待等。
在遵循孩子兴趣的前提下,教导具体语言目标之前,教导者首先要获得孩子的注意。获得孩子的注意是指教导者在要求孩子表现出语言行为之前,或者在向孩子提供一个语言学习机会之前,必须先得到孩子的注意。例如:教导者先把孩子喜欢的物品拿在自己手上,确认孩子已经看向自己,再辅助孩子说:“我要××。”又如:孩子在准备滑下滑滑梯时,用手挡住孩子的身体,在孩子注意到自己时,提示孩子说“请让开”或“我要滑下去”等。
得到孩子的注意听起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和非常容易的事,因为许多教导者会说:“当然,我们在要求他做某事时一定需要得到他的注意。”然而,在实际教导过程中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孤独症的孩子倾向于对周围的世界“不反应”,教导者不得不增加一点小小的额外的努力才能获得他们的注意。这里有一些建议可能是有帮助的。
教导者可能需要列出一个图表,内容是让自己知道怎样才是获得了孩子的注意。比如:孩子看着教导者,或看着教导者的方向,或看着与沟通机会相关的刺激物,或教导者举起物品时孩子接触到人或这个物品。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是过分地着迷于手中的活动等。
另外,确定能引起孩子注意所做的其他一些事情。例如,叫孩子的名字;增加获得孩子注意的变化(如,夸张的评论、赞叹、欣赏,变化活动方式等),教导者尽可能地接近孩子(如:孩子在地板上,教导者也需要在地板上)。有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叫他的名字是有帮助的。要从孩子正在玩耍的玩具、活动或自我刺激行为中得到他的注意尤其困难,此时,偶尔中断一下孩子的游戏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