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康复 > 情绪与行为

音乐游戏团体对自闭症儿童注意力行为影响之个案研究

作者: 更新时间:2010-01-0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The Effect of Music Play Group on Atten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 Case Study
12施淳俐、3陈誉龄、12陈嘉玲
1长庚纪念医院复健科、2长庚大学早期疗育研究所、3长庚纪念医院复健科音乐治疗

研究背景与目的

宋维村(1992)指出自闭症儿童常在游戏行为上与普通儿童有很大不同,在使用玩具方面,常常有和普通儿童不一样的玩法;在进行游戏时和其它人没有互动与接触,常机械式地重复相同动作。而Vygotsky认为透过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有莫大帮助,并能建立较高的心智功能,透过游戏所带来的社会互动,以及自闭症儿童与同侪间的对话也能促进其个体的发展(引自Korat, Bahar, &Snapir, 2002)。因此,游戏团体在临床及研究上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均显现一定的成效(吴淑琴,2000;胡佩筠,2002)。

注意力是引领自闭症儿童进入游戏团体的重要课题。自闭症儿童在共同注意力上有困难,在玩共同焦点或需要合作的游戏,如大风吹、木头人等时更难融入。音乐为强而有力的听觉刺激且普遍受到儿童的喜爱,因此在团体活动中音乐及乐器经常能成为共同注意力的焦点。此外音乐的曲式结构给予儿童时间的提示,易于熟悉游戏的流程及顺序;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安排,高低音、快慢、大小声等等,给予儿童游戏规则的提示,易于配合活动。因此,本研究将音乐结合于传统游戏中,期能提升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的注意力。

本研究目的在透过特教及音乐治疗之专业合作,藉由特教老师在特殊儿童游戏能力发展历程上的了解,以及音乐治疗师对于音乐元素对特殊儿童行为改变的掌握,期能成功引领自闭症儿童参与音乐游戏团体,增进自闭症儿童在团体中的注意力,进而促使人际互动有正向的改变,达到有效学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立意取样的方式选取研究样本,个案选择来自于桃园县某医院之儿童早期疗育中心,个案为领有专业医师诊断证明自闭症之男童,魏氏幼儿智力量表智商70以上,目前就读于台北某私立幼儿园大班,接案时个案年龄为6岁9个月,健康状况良好,然而情绪控制能力差,人际互动质量不佳,在其它参与过的团体情境中经常以跑开、哭闹的方式拒绝,唯对数字倍感兴趣。经由观察及与个案的主要照顾者晤谈后,确定个案在互动情境中有冲动控制、人际互动技巧、注意力无法持续之困难,并间接影响其生活与学习。

音乐游戏团体每周进行一次、每次40分钟、为期3个月。团体中共有其它二至四名同侪,诊断分别为自闭症、智能障碍、及脑性麻痹。每次课程先由特教老师依照团体成员的能力及发展选择主要游戏,再与音乐治疗师共同进行游戏分析以决定完成游戏应具备的先备能力及游戏流程。音乐治疗师即根据先备能力,例如轮流、交换对象等设计音乐暖身活动,并创作能提示游戏流程的音乐。课程中由特教老师担任游戏的主要带领者,必须随时注意儿童的行为,给予必要的行为改变技术介入;音乐治疗师则以现场音乐提示活动流程,并随时依状况调整活动进行之节奏。

每次课程皆录像以作为质性数据分析之来源,并辅以研究后期共七次专注行为时距观察记录探究个案注意力改变之趋势,以作为量化数据分析的支持。每次40分钟的活动中,由某大学幼保系学生担任记录者,以码表计时,每一分钟记录一次个案专注行为之表现,以「○」表示专注行为(听讲、配合活动等)、「×」表示其不专注行为(四处游走、喃喃自语等)。

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过程进行之观察,发现个案第一次进入团体时的注意力时间短暂,多数时间自顾自地玩、数数、自我刺激、或不断询问下课的时间,但是个案却能全程待在治疗室中,不见他在其它团体课中哭闹的情形,并且偶尔会被音乐吸引、随之哼唱。个案在第二次参加团体后,虽然偶有挑战老师的情绪问题,但在引导下逐渐能在一旁观察同侪的活动,并在提示下参与隐含数字的团体游戏,例如掷骰子、「荷花荷花几月开」等。

个案在参与团体的中期以后,注意力的时间显著增加,可以由参与活动的配合程度以及与同侪之间的互动质与量的改变观察得知。具体的行为表现包括个案能和同侪搭肩成火车,并共同遵守行进或停止的音乐提示;能在「老师说」的游戏中遵从老师或同侪的指令;能听从音乐指令与同侪合敲一个鼓;在「萝卜蹲」的游戏中能主动指名下一位接续的同侪;及主动伸手牵同侪唱再见歌等。

个案在团体的后期,注意力时间由半节课时间以上稳定提升,图一为专注行为时距观察记录之结果。更值得注意的是个案会在进入治疗室时主动说:「我要玩『红绿灯』」、「今天要上个别课和团体课」,显示个案主观上接受了音乐游戏团体,并培养出团体游戏之乐趣。

图一 专注行为时间占总课程时间比率图

结论

根据研究过程收集之资料分析,个案在音乐游戏团体的注意力时间稳定增加,人际互动由被动逐渐转为主动,并且能愉快地参与游戏。本研究结果显示由特教老师与音乐治疗师合作的音乐游戏团体成功解决了自闭症儿童参与团体活动注意力不足的难题。

关键词:音乐游戏团体、注意力行为、自闭症

参考文献
宋维村(1992)。自闭症儿童辅导手册。台北:国立台北#p#分页标题#e#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吴淑琴(2000)。鹰架式游戏团体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象征游戏影响之个案研究。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
胡佩筠(2002)。一步一脚印──自闭症儿童家庭式游戏团体建构历程之旅。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国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学硕士论文。
张乃文(2004)。儿童音乐治疗。台北:心理。
陈淑瑜(2003)。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治疗概念与基本历程。国小特殊教育。35,34-39。
罗素如(2003)。整合性游戏教学方案对学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游戏之影响。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国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学硕士论文,未出版。
Korat, O., Bahar, E., & Snapir, M.(2002). Socio dramatic play as opportunity for literacy development: The teacher's role. Reading Teacher, 56, 386-393.

加入收藏
Tag: 研究 行为 音乐 个案 注意力 儿童 游戏
上一篇:浅谈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矫正
下一篇:我国传统文化与气质学说的结合—行为规范中试行应用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辨别自闭儿的挑衅行为与困难行为
  • 自闭症孩子沮丧时为什么不能停止训练
  • 千万不要给自闭儿的情绪行为问题“贴标签”
  •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处理
  • 弱智儿童的行为训练
  • 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辅导案例分析
  • 基本的社交技巧训练
  •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 改善儿童不良行为的第一步:瞄准目标
  • 孤独症儿童实用行为分析疗法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