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言训练师的现状及发展远景
语言训练师是指从事言语——语言评价研究和训练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又称语言治疗师或言语治疗师。言语治疗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 以语言训练师指导为主,如反复训练、示范等;2. 以孩子为主,在游戏中学习语言;3. 综合性疗法。言语治疗师(语言训练师)主要从事噪音、流畅、语音、语言、听力及吞咽障碍的评估、诊断、治疗、训练和康复。具体工作范围包括功能性、器质性、神经性噪音障碍;语畅障碍如口吃等;功能性失用症、构音障碍等语言障碍;失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吞咽障碍。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自闭症(孤独症)、脑瘫、聋哑、智障、发展性语言障碍、口吃、失语等存在语言沟通困难的患者。
语言训练师在做语言训练
国内受过正规培训的语言训练师很少,国家认证的为零。
据了解,我国国内语言康复工作起步较晚,到目前仍未建立语言治疗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只有2011年5月起开始进行的语言训练师国家认证培训。截止目前,培训考试工作仍未结束,国内首名经国家认证培训的语言训练师还没有诞生。现在,无论是康复训练机构,还是特教学校或者综合医院,大部分都没有配备受过正规培训的言语治疗师(语言训练师)。致使很多存在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和治疗,严重影响他们进入社会生活的进程。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语言训练师严重不足,国际上目前语言训练师(言语治疗师)的需求量标准是万分之二。按此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24万名,可我国培训的语言训练师寥寥无几,经过认证的,至今为零。
2. 大学教育缺少语言治疗或相关专业,语言训练牵涉到医学、语言学、语音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短训班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进行系统化学习。而目前国内大学院校还没有开展语言训练或治疗专业的教育。
3. 兼职现象严重,除做语言治疗外,还兼做其它物理治疗或作业治疗。
4. 无专业杂志。语言训练专业杂志对专业人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十分重要。国外相关的杂志很多。而国内至今没有一本语言训练和治疗的专业杂志。
5. 言语治疗师的资格认证不健全。由于没有相关的资格准入要求,导致从业人员中,一部分根本不具备言语训练的从业资格,影响了言语治疗的质量。
6. 言语治疗师的法律不健全。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劳动职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关于言语治疗师的法规还是空白。
国内言语治疗工作发展的历程
1、1981年国内在北京友谊医院成立了嗓音研究室,开设了嗓音障碍专科门诊。矫正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以训练为主,治疗了许多嗓音障碍患者。
2、80年代中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相继成立了语言治疗科,开始对失语症、唇腭裂儿童进行治疗。
3、中华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康复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聋儿听力检测、助听器选配及聋儿语言训练的专业机构,担负着全国聋儿语言教师的培训工作。
4、自闭症康复机构大量涌现,自闭症语言训练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培训班已开了三期,并定于2011年7月30日在全国进行统考,预计2011年9月10日教师节之前,首批经国家认证的语言训练师将能拿到证书,正式上岗投入到言语治疗工作中。
国内语言训练师的发展远景
言语—语言障碍是众多特殊儿童所面临的共同障碍。患者发展性语言障碍、发音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声线障碍、听觉障碍、流畅性障碍、神经性沟通障碍、吞咽障碍等特殊儿童都需要进行言语训练和言语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语康复的对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自闭症(孤独症)患者的比例的提高,更使提高言语康复质量与语言训练人才缺口之#p#分页标题#e#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国家加大重视力度,在大中专院校已经开设相关专业着力培养言语治疗人才,相关的短期培训也在不停展开,特别是国家“语言训练师”认证培训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并且培训机制和培训质量有望全面提升,大批语言训练师人才将会步入市场服务社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这种桥梁,将会实现国家培训语言训练师的资格认证,进一步提升言语康复的质量,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