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塑造孤独症儿童良好的课堂行为
一、背景资料
第一次见到A,感觉他很安静。实则不然。他很调皮。A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今年10周岁,进行行为干预已有四、五年之久。在不断重复指令的情况下,能进行比较简单的对话,对指令有所回应。A不喜欢与人交流,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一些听不懂的话。对同学不感兴趣,爱一个人上蹦下跳。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分心。有教多的刻板行为,对声音敏感,有语言上的障碍。
二、问题的提出
当前,在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诞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那么,如何更好地让特殊教育的"支流"回归普通教育"主流"中,从而缩小智障儿童与健全儿童的差距,加强随班就读智障儿童适应普通教育课堂环境工作十分重要。
2001年一年级新生入学,我班来了一名随班就读学生A。第一天入学妈妈带着来报到,A就在教室里大哭。领导告诉我A是个孤独症儿童,原来在董李风康健学校就读,现在到我校试读。
入学的第一节课,A在教室里坐不住,不停地发出声音,影响班级课堂纪律,他妈妈在教室外面急的团团转。学校和他妈商量后,觉得为了培养整个班级的良好班风,让家长进教室陪读。但由于其长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时经常发出莫名其妙的声音,下课铃声一响就冲出教室,上课铃声响了不知道应该进教室…
针对A的行为问题,要培养他能融入学校的生活,首先要培养他上课能坐得住,课堂上能不发出声音。对于其他新生,只需要化一星期时间就能习惯,而对A就是一个复杂的行为塑造。
一个复杂行为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完成,如果一直等到孩子出现这个行为的时候再奖励,也许一辈子也等不到。事实上任何复杂行为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简单行为,由简单行为串联而成,这样对待简单行为则可以用增强原理了。
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在新的行为形成过程中,连续分段增强与终点行为有关的一连串反映,并削弱无关的反映。顺序增强,逐渐推进,复杂行为可以建立。
三、行为塑造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斯金纳训练一只鸽子去啄一只发亮的反应纽扣。开始时实验人要求鸽子朝按钮移动才给予奖励,当鸽子被训练得会站在反应按钮附近时,又要求鸽子把头转向反应纽扣时才给予增强,实验者在它把头微微地转向按钮时给它增强。下一步只有鸽子真正触及反应按钮时才给予增强。最后只有当鸽子以足够的力量啄按钮,自动打开开关时,才得到增强。
这叫做行为塑造。鸽子打开按钮的行为是被塑造出来的,而不是等他自己产生的。
如果我们希望建立的行为比较复杂,其间包括多个连续的反应,要采取分解动作的方式,将构成行为的各个反应分别学习。学到第一个反应以后,再学第二个反应。直到学完最后的反应。然后在从头至尾连贯起来学到一连串的正确反应。
整个训练过程分为几个小的阶段,每一个小阶段就为一个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就与最后目标接近一步。
每完成一步时要给予及时奖励,使其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
它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完第一个分解动作后,再学第二个,本身对孩子有增强作用。
四.塑造的意思:
需要的行为目前没有,我们没有办法等待这个行为出现以后再给予增强,然后提高出现频率。但是可以增强与这项复杂行为有关的简单行为,逐步依此增强与终点有关的行为。
行为塑造具有两个要素:
1、区分增强作用。有些反应被增强,有些则不会。只有那些越来越接近目标的行为,才被增强。
2、渐次接近目标。具有连续渐进的特点。
让A能在上课不发声音,遵守课堂纪律,也是不能等他自己控制的,因为孤独症儿童行为不能控制。我们采取行为塑造法,让他在班级榜样的带动下,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从A一年级开始训练,整整二年的时间,主要改进他的行为习惯,提高他的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整个程序可以分为:
第一步:先把要求学习的目标列出来:在陪读辅助下,训练其遵守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在课堂上每节课只发三次声音。
第二步:对于A上课发出声音之事,开始让陪读坐在其的后面,在其身后轻声数数,当从1数到10时,其没有声音就给予强化物。
第三步:当从1数到20时A没有声音才给他强化。
第四步:只有陪读在A身后从1数到50时,才给予增强。
第五步:只有从1数到100时,A做着不动,也不发声音,才给予增强。
第六步:最后,A能坚持一节课时间只发三次声音,才给予增强。
从第一步到第五步经历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分解动作,逐步渐进,最后将多个步骤连在一起形成复杂行为,也就是完成第六步,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
五、有效应用行为塑造的因素
1、确定终点行为。
行为塑造是一种目标导向。与终点有关的要增强,无关的要削弱。对A而言,最初确定的最终目标就是在课堂上发出声音最多只能3次。
2、测定基线。
所谓基线是指与终点行为有关,即个体现行存在的基础行为。就塑造良好行为而言,指与良好行为有关的、最初的行为,如培养孩子的阅读行为,现在孩子能做的就是拿书,则基线就是拿书的行为。基线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孩子现在存在的与要培养的行为关系最近的行为。
就要消除的不良行为而言,则是指对这个行为来说最重要的、最后的行为。如;消除上课爱讲话的行为,开始设置的基线就是现在每节讲话3次。)
基线是最后评估效果的参照,没有基线,最后结果好坏,没办法评估。
3、行为分解。
确定前面两个步骤以后,接着就是将终点行为予以分析,把复杂的终点行为分成许多容易处理的小的细节,让复杂行为形成一个系列。分解以后的简单行为很容易学。
4、选择增强物。
在复杂的行为改变过程中,维系各部分简单行为改变的就是增强物。每一个简单行为是否有效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强化物的增强程度。增强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慎选强化物。对A最初的强化物使用的是如果数到10不说话,让陪读马上在嘴里塞颗巧克力,再从1开始数到10。当执行到第五步时,就告诉他,如果能坚持从1数到50不说话的话,就让他下课,否则就没有下课。后来发现不让他下课,会引起他的厌烦情绪,他的强化物就改为回家可以玩电脑游戏,否则就没有玩。
5、实施塑造。
(1) 必须每一步骤训练成功以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使前一个步骤建立的新行为,由于削弱影响渐次消失,而下一步所要建立的行为又无法完成。
(2) 必须一小步一小步地循序渐进。如果无法建立下一个新行为,则需要退回到前一个步骤,然后继续训练。并不需要退回到初始阶段。
(3) 进展太缓慢也不适宜,因为每一步骤训练时间太长,新行为过分强化,反而使下一步骤的行为不易出现。
在实施A课堂行为的第二步骤时,用了约二个月的时间,有时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反反复复好几次。
六、有效应用行为塑造的要点
1、确定终点行为。如让A每节课讲话不超过3次。
2、选择适当的增强物。增强物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增强物必须量少而够效率,避免因享用增强物而停止反应。最理想的增强物是注意与认同,即社会性增强物。
3、开始计划。选定合适的起点行为。根据训练者的起点行为拟定若干训练步骤,以接近所定的终点步骤。所拟定的训练步骤只是所构想的步骤,必须根据实际训练结果,随时予以修正,以切合实际。计划的拟定适宜采取多步骤的形式,以减少#p#分页标题#e#实施困难。步骤大小要根据孩子而定。每个步骤之间要易于转换、衔接。分成若干小的步骤,有利于减少挫折感。
4、实施训练计划。对有理解能力的孩子,训练前要告知训练计划。所希望的行为出现时要立刻给予增强。一个行为完成以后,再进入下一个行为。假如无法确定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可以根据完成的概率来确定。10次有6次顺利通过就可以进入下一个。不能给任何一个步骤过度的或不足的练习,过度,不容易转入下一个,不足,不巩固。
七、结果与思考
1 结束计划。行为塑造后,仍然继续实施下去,增强的方式可以采取间歇的方式。当增强间距无限大时就结束计划。
2 实施失败,可能是因为操之过急,步骤间距过大,或是不当增强物所致。检查增强物是否符合儿童需要。调整步骤,调整进行速度。退回到前一步骤,然后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