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矫治实用方法
摘要:特殊儿童一般来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把握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矫治和特别的教育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变这部分儿童原有的语言发展条件。本文介绍了儿童语言的分类并提出儿童语言障碍矫治方法,尤其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提出几点心得。最后指出在要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语言障碍进行矫治。
关键词:儿童语言障碍 矫治方法 孤独症
引言:
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育性异常.语言在儿童全面发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障碍对儿童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等都有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恰当的手段及早进行干预。对语言发展出现异常的儿童进行干预称之为语言障碍矫治。语言矫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国语言矫治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省市地区语言矫治还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发展。语言障碍会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导致不良的个性和情感特点,妨碍儿童参与学习和集体互动最终会对日后的职业选择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儿童语言障碍的研究和矫治有着很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语言障碍的分类
语言障碍包括心理、社会等深层次的障碍,它反映的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掌握和控制时发生缺损和偏差。根据VanRipper的分类,语言障碍最常见的有四类。
1.1发音障碍
发音障碍又称为构音障碍,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因发音器官受障碍而导致的发音失准,以至影响到交流的正常进行。发音障碍是学前特殊儿童较常见的语言障碍现象,是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出现的违背语音发展规律的异常现象,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水平的错误。根据儿童发音障碍的临床表现,通常又将发音障碍分为替代省略、歪曲和增音四类。
1.2流畅性障碍
流畅性障碍,简称“口吃”或“结巴”它以无意识的声音重复、延长或中断而使说话人当时无法表达清楚他所想表达的内容。流畅性障碍是学前特殊儿童中常见的语言障碍。言语流畅的程度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一是流畅性,二是言语速度,三是言语节奏。
1.3声音障碍
声音或发声是指由喉头发出声波,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的声音,即嗓音。多数情况下 声音障碍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性、功能性或神经性异常引起的。声音障碍涉及到声音的音质、音调和音量方面的异常。音质方面出现的问题是语音产生困难和共鸣障碍。
1.4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既可能发生于语言表达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于语言理解过程中,其有以分为发育迟缓性语言、无语症、失语症、孤独症、听力残疾在成的语言障碍以及脑瘫儿童的语言障碍。
二、语音障碍的矫治方法
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语言矫治是一项专业性、操作性很强,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对学前特殊儿童要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特殊儿童语言获得的规律要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要重视多种语言形式的综合运用,要注意语言矫治过程的及时评估。
2.1构音障碍的矫治
构音障碍是学前特殊儿童较常见的语言障碍,是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出现的违背语音发展规律的异常现象。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水平的错误,构音障碍的主要特点是发音不清、不准,矫治时要了解这些儿童构音障碍的原因,包括出生、疾病和家庭情况;了解构音障碍儿童究竟哪些语音发不准确,是声母还是韵母,属于丢音、换音还是错音问题;要为每个构音障碍儿童制定语言矫治的具体方案。方案可包括问题分析、矫治目标、矫治方法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语音矫治要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固定时间进行语言矫治;要提供正确的发音示范,并要求构音障碍儿童观察、模仿构音器官的部位。
具体实施时,可由教师把构音错误或困难找出来,随之让儿童听正确的发音示范,并反复辨认;要指导儿童学习音量控制、音调控制以及共鸣、节奏、语速等的控制。语言矫治主要采用个别教育的方式,大部分时间要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应给予构音障碍儿童以充分的注意。语音矫治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游戏式的活动方式;进行语言矫治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语言经验,指导儿童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利用正确的语音说话。语言矫治时要先选择那些最重要的、常用的、可视性强的语音进行训练。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矫治:如果儿童同时存在丢音、换音和错音等障碍现象,应先矫治丢音,其次是换音,再次是错音;如果儿童发音的声母和韵母都有问题,应先矫治声母,后矫治韵母。
2.2语流障碍的矫治
语流障碍,简称“口吃”或“结巴”是学前特殊儿童中常见的语言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把语流障碍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学前特殊儿童的语流障碍不同于成年人的障碍,其矫治对策主要有:注意区别语流障碍与一般言语不流利的表现,防止给学前特殊儿童随便扣上“口吃的帽子”。早期语流障碍是不稳定的,比较容易在欢乐舒畅的心理条件影响下自然消除,因而教师和家长一方面需引起注意,另一方面也不必要过于紧张,要减轻语流障碍儿童的交往压力,为他们创造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一是要增强与孩子的交往,认真听孩子说话,给他们足够的注意,使他们形成安全感;二是在交往中不要总让语流障碍儿童认识到他们说话结巴,避免孩子产生紧张感,缺乏自信心;三是要为语流障碍儿童树立好的言语模仿榜样。
教师和家长在交往中应注意将自身说话的语速放慢 语调平稳 吐字清晰 有节奏 创造出一种安全 平和的言语模仿状态 作为儿童生活中的榜样 教师和家长的言语行为是最有力的治疗工具 要注意采用恰当的强化技术 帮助语流障碍儿童逐步改变口吃行为 要根据孩子语流障碍的具体实际 提出矫治目标 从最低的要求开始 不断通过对接近目标的行为予以强化 应当选择孩子说话流利时予以强化鼓励 帮助他肯定和建立言语流畅的行为 强化的方式可以有物质奖励 口头表扬 微笑点头 拍手等鼓励手段 逐步将言语流畅的行为固定下来
2.3声音障碍的矫治
声音障碍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因发音器官构造异常或运用失当而导致的嗓音或鼻音障碍 声音障碍的主要特点是发声不正常或说话时对音质、音高、音强控制不当。声音障碍的原因不同,矫治方法也不尽相同。声音障碍的矫治方法主要是:对比矫正法,利用录音设备录下声音障碍儿童的发音,然后与事先准备好的标准音一同放给儿童听,通过这两种声音的反复试听比较,使声音障碍儿童对自己的发音和标准的发音建立清晰的感知。知道自己的声音、音质、音高或音强问题之所在,进而矫正儿童的声音障碍。心理治疗法,研究发现有些儿童的声音障碍是由于交往心理问题导致的,如在人多的场合心理紧张,发声不正常,说话声音小。这种情况就要先让儿童一对一地进行交流,然后逐步过渡到人群中的交往,进而克服他们的紧张交往心理问题。行为矫正法,研究发现有些儿童的声音障碍是由于不良的用嗓行为导致的。例如没有满足孩子需要时出现的大哭大闹、大喊在叫、声嘶力竭的说话等而导致的声带损伤、疲劳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儿童的不良用嗓行为习惯,从而达到矫正声音障碍的目的。
2.4语言障碍的矫治
2.41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表现
因为语言障碍种类多,病理复杂,在这里我们仅以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举例说明。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表现主要包括:与人的目光接触和专注力弱。他们做游戏时很少与同伴有目光交流, 只顾自己玩;做事或玩玩具时, 只能持续较短时间。学舌式说话。存在多方面的发音问题: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有无意义的发音,也有些儿童发出异常的声音,如尖锐的声音是嗓音运用障碍的表现; 模仿发音时部分孤独症儿童表现正常, 也有部分出现音节间停顿延长、音节减少、音节重复、自加多余音节、延迟模仿、声音小等不同问题;有些说话时有怪异的或其他自己的习惯, 如音拉得长、音调高等。语言理解能力弱, 对抽象问题难于理解、缺少逻辑性。语言表达障碍:语言表达是语言运用的体现, 发音困难, 理解弱, 影响了语言的表达与使用。混淆代名词你/ 我/ 他。
2.42 孤独症儿童训练矫治方法
语言前期训练。视觉搜索追踪: 拿一件孩子喜欢的物体放在孩子眼前, 移向不同的方向, 吸引孩子的目光注视。目光对视训练: 利用孩子喜欢的物品来吸引他, 要求他看父母或老师的眼睛, 再把物品奖励给他。
听觉训练。由简单的声音开始, 先让孩子听一段声音, 然后让其说出这是什么声音。声音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大自然的其他各种声音, 然后过渡到一段音乐。
理解训练。配对训练: 先利用实物, 让孩子理解日常实物名称, 还可以让其理解五官、日常动作的名称, 再利用卡片让其能将实物与卡片配对、卡片与卡片配对。动作模仿: 先由简单动作开始: 拍手、挥手、跺脚、伸手等; 再进行一些大动作:跳、爬、飞等; 日常生活动作: 洗脸、刷牙、梳头、睡觉等; 模仿使用物品:牙刷刷牙、剪刀剪东西、梳子梳头、杯子喝水、勺子吃饭等。听指令训练: 先从简单的一步指令开始, 内容简洁明确,如: 来、这里、坐一下、亲、抱, 患儿完成后给予奖励。
学舌式说话的矫正。学舌式语言的孩子表明他有一定的语言能力, 但没有互动的语言交流, 没有有意识的语言交流,怎样诱发出有意识的互动的语言交流是训练的关键。我们要先教其认识各种事物, 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互动语言训练, 改善学舌式说话。
理解、逻辑思维、叙述能力的训练。通过讲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哪几个人, 发生什么事, 谁做些什么,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根据故事列出几条主要内容, 打乱了让孩子排序, 并讲出故事主要内容, 再进一步可教其讲出这个故事。可以几个人进行故事的角色扮演, 让孩子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四、结语
虽然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我国儿童语言障碍矫治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整个对患儿的医疗体制还不甚完善。具备语言治疗师资格的专业人员仍显不足。笔者认为:对于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已经系统的进行分类研究并制定矫治方法,但是每一个患儿童在着个别差异,语言训练应该针对每个儿童的特殊需要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儿童的语言康复和发展需要团队的合作,包括家长、医师、特殊教育老师、语言治疗师、职能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只有针对同一个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现状进行合作与交流,才能制定出全面、周密、良好的语言训练计划,最终才能达成语言训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