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在郑州康达教学几年了,遇到很多家长都会问这个问题:“我的孩子语言出来了,怎么不能主动去说,为什么孩子的主动性语言那么少?”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发现问题时并没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在问问题,找答案,注重结果,而没有注重过程,其实要让自闭症孩子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并不难,就看我们如何去引导,这个过程很重要,尽管有时候相对来说比较漫长。
自己平时接触的几个孩子都是属于发育迟缓的语言障碍的孩子,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结合理论实践操作,总结出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结合卡片练习:让孩子大量指认挂图卡片,刚开始让孩子指认卡片并仿说卡片名称,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指认卡片并间接表达,由引导慢慢转换到让孩子主动指认并表品名称.,尽量卡片和实物相结合来做,让孩子认识熟悉生活常见物品,在生活中能够主动指认并表达。结合孩子兴趣点,先从孩子喜欢的食物教起,如“面包,饼干,牛奶”等,当孩子特别想得到的时候,引导孩子主动表达。
二、表达情景照片:把孩子每天的例行性活动或者经常做的事情拍成照片,如“尿尿,开门,洗手,吃饭,喝水”等,做成一个影集,与孩子共同翻阅指认,由仿说到复述再逐步过渡到主动表达情景照片,平时在做每项活动的同时,多给孩子引导,如站在没有开的门前,引导孩子说“开门”再给予帮助;当孩子指水杯想喝水时,引导孩子说“喝水”等,让孩子在自然化环境中运用语言。
三、仿说儿歌练习:让孩子仿说三字,四字儿歌,由仿说逐步过渡到复述,然后慢慢让孩子记忆背诵儿歌,表演儿歌,锻炼孩子口型转换能力,口语表达节奏感等。
四、制作生活故事书:让孩子模仿功能性活动,如扫地,整理书包,洗手等,把连续的整个过程拍成照片,制定成生活故事书,让孩子慢慢学着描述,由两个字过渡到三个字,由词语到短句,使孩子的参照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积累孩子生活验,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口语表达的主动性。
五、制作视频:平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把孩子玩的过程录下来,与孩子共同观看视频,引导孩子描述刚才所做的事.让孩子回忆并用简单语言讲述曾经发生的事情。
六、讲故事: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表情动作夸张,让孩子慢慢对故事感兴趣,中间可以穿插问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多与孩子进行简单的对话,慢慢能让孩子主动应答,同时锻炼孩子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听觉记忆能力。
七、与孩子玩互动游戏:如“老师,学生”,“石头、剪刀、布”、“躲猫猫”、"抢物品"、“变变变,猜猜猜”等游戏,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说:“剪刀,123抢,我想玩,再来一次,我赢了,你输了”等,提高口语表达主动性,通过互换角色,让孩子由被动变为主动,引导孩子多说。同时使孩子的思维理解,反应能力得到锻炼。
八、运用礼貌用语:如帮帮我,阿姨好,阿姨再见,谢谢你,对不起等,平时多让和其他小朋友玩,在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然后引导孩子去说,对孩子社会性交往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九、简单的沟通:从分辨人物开始,让孩子认识周围的人,并能叫出老师的名字,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如传送物品→引导孩子说:“××给你”,传话练习→引导孩子说:“我爱你,我要笔,下课了”等,打电话→引导孩子说:“妈妈,我想你了,快来接我”等。与别人分享→“阿姨看看”。“我有饼干”。“妹妹吃”等,表达自我想法“我吃饼干,我喝水,我想妈妈”等。
通过以上几项内容的练习,孩子的口型转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能背诵简单的儿歌能主动指认并表达常见物品的名称,孩子很喜欢“生活故事书”经常会主动要求老师一起看,并能主动表达情景照片,在玩互动游戏的时候,孩子特别快乐,很愿意去说,由3个字到4个字,由引导下都能一步步过渡到主动表达,通过每天的自然化练习,孩子有了一些简短的自发性语言,如“尿尿,阿姨帮我,不要,我想玩,我吃饼干,妹妹吃,阿姨的鞋,我的衣服,妈妈接我,我想妈妈”等,需要在生活中多泛化练习。经常与孩子对话的同时,发现孩子愿意说了,而且有了更大的自信。
以上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几个步骤,只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都需要我们在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以上总结不到位地方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指正和补充,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可以变换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很重要,但语言运用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大量的练习,最后愿每个孩子在语言上有所突破给爸爸妈妈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