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一)
壹、前言
身心障碍学生常因为生理及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种种行为问题,例如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刻板行为及特殊情绪困扰等。这些行为问题在他人眼中看来或许并无意义,但其实却常常表达了学生想藉由行为问题与人沟通的目的。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也会干扰到其它同学或父母师长,造成父母及老师相当大的困扰。因此,运用何种策略来改善发展性障碍学生的问题行为,一直受到相当的关心与重视。然而行为问题的功能性评量即在找出潜藏在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及目的,以设计出能改善学生行为问题的介入策略。
本文先探讨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简介功能性评量的意义及目的,再说明其实施方式及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辅导实例,使老师能据以分析自闭症发生行为问题的原因,设计合适的介入方案。
贰、自闭症者的问题行为
自Kanner在1943年首度提出Autism(自闭症)这个名词,虽然其成因仍未有定论,但自闭症者之特殊行为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依据美国精神医学会(简称APA)所主编的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册(简称DSM-IV)之诊断标准,将自闭症归类为广泛性
发展障碍(PDD)其行为主要特征如下:
1.社会性互动方面有质的缺陷,并且至少具有下列四款规定中其中两款,才能合乎标准(APA,1994)
(1)非口语行为有显著的障碍。如视线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姿势规范社会性互动等行为使用上。
(2)无法发展出符合其发展水平的同侪关系。
(3)缺乏主动寻求与他人分享喜悦、兴趣或活动的行为。
(4)缺乏社会或情绪的互动关系。
2.沟通行为呈现质的缺陷。
3.其行为、兴趣及活动上呈现局限、刻板、重复的形式。
4.在三岁以前即在下列领域中,任何一项之发展迟缓或功能异常:
(1)社会互动,
(2)社会性沟通的语言使用,
(3)象征性游戏。
由DSM-IV自闭症诊断标准的项目中可以看出:自闭症学生最大的障碍点在于社会性互动与口语沟通能力的缺陷。而自闭症儿童除具有沟通障碍、社会性互动障碍外,行为问题亦为其主要障碍之一。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不仅让父母亲的教养倍感困难,也是父母压力的主要来源,更是学校教师深感困扰的部份。以下分别介绍自闭症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
一、不服从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中,以不服从行为、退缩行为二类出现率、频率、强度最高。显示不服从行为乃是自闭症儿童相当严重的行为
问题。而造成不服从行为的成因很多,Gelfand、Jenson和Drew指出可能的原因包括:生理或遗传因素(如:基因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家庭因素以及模仿而来。而国内学者施显烇指出不服从的原因包括:不能也非不为也(如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小朋友即无法安静坐在椅子上,这项要求显然是过动症的小朋友能力所不及的)、沟通问题(下指令时儿童注意力并不集中,以致其不服从指令)、过去的经验(在儿童过往的经验中许多指令是为了控制其行为,儿童自然不服从)、认知与态度(如果儿童认为指令是为了要找他麻烦,自然不肯服从)。
由于多数有不服从、不合作行为的自闭症儿童,普遍有配合度差、不喜被要求、拒绝学习的问题,加上过度勉强时,常衍生出更多的问题行为,如生气、攻击别人、自我伤害等,不仅教师指导难度倍增,更使得教师裹足不前。长此以往,不但严重影响师生互动,对自闭症儿童本身更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学习动机降低、参与度减少、人际关系恶化、逃避学习日趋严重等,进一步可能造成退化的现象。
然而当不服从行为出现后,很多时候自闭症儿童都能如愿的达到目的(如,想逃避学习就真的逃掉了学习;希望做想做的事就得到了做该事的机会等),此即受到不当增强的影响,而让不服从行为持续被维持下来。因此,我们应设法导正自闭症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以免影响其学习。
二、攻击行为
一般而言,攻击行为可分为身体攻击与口语攻击,临床上自闭症儿童主要的攻击行为为身体攻击而很少口语攻击。在攻击行为中,自闭症儿童最常出现的三项行为是:推、抓、捏人,踢、打、咬人,乱摔东西。
而且攻击行为伴随课程难度上升而出现,因此,教导功能性语言「我要协助,我不会」等,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的出现。
造成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获得他人注意、快感、逃避被要求做某件事,而当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之后,往往也都能达成其目的。而且这些行为不仅会阻碍本身的发展,且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更会使他从学习环境中被抽离,对自闭症儿童实有重大影响。因此,依张正芬的研究发现,攻击行为在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中不论出现率、频率、强度都是最低,但一有这些行为出现,常常是比较严重。
三、固执行为
固执行为和自闭症的关系最密切,因为这是诊断自闭症儿童的一项重要标准。自闭症儿童的固执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刻板行为、重复行为常被当成同义词使用,指的是坚持以固定而重复的方式做一件事,而这种方式常常是奇特的、怪异的。Durand和Carr以四名自闭症儿童为受试者,观察发现:课题难度增加时,在教室中摇晃身体和晃手的行为都有增加的趋势,亦即课题难度增加时,刻板行为明显上升。Groden指出,自我刺激行为和焦虑及挫折有关。而国内学者张正芬也发现,固执行为的出现主要获得的为紧张的减轻。另外,Murdoch指出,很多障碍儿童因为无法发展出更复杂的行为以因应所处的环境,因此会出现婴儿阶段常见的反复的、固定的自我刺激行为。自闭症儿童常见的刻板行为亦可见于有些正常幼儿身上,但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与健康儿童不同之处在于和周遭环境无关且长时间从事,且往往具有阻断外来刺激的作用。因此,固执行为或自我刺激行为具有逃避困难、减轻焦虑、挫折或阻断外界刺激的功用。
四、退缩行为
退缩行为在低智力的自闭症儿童身上比在高智力自闭症儿童更易出现。张正芬研究指出,退缩行为中不论是对四周情况不关心、眼光少和人接触、不喜欢和别人接触、长时间坐或站在同一地方,其出现率与频率均相当高,显示退缩行为是自闭症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相当值得关注。而退缩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为逃避被要求做某事,以结果论,自闭症儿童常能达成其目的,并舒解自身内心的紧张与焦虑。
五、自伤行为
在自伤行为方面,Carr和Durand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较少获得大人关注的情况下,出现较多的自伤行为。因此,他们教导自闭症儿童当他们想获得大人注意时的沟通方法,结果发现不但自伤行为减少了,连带的沟通行为也增加了。Hagopian,Fisher和Legacy以四名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当这四名学生出现自伤行为时会得到他人的关注,因此,他们也学会用自伤行为来获得他人的注意。而Vollmer,Marcus和Ringdahl发现自我伤害与厌恶学习有关,当他们不想学习时就出现自伤行为以逃避学习。在介入阶段,研究者以固定时距提供逃避的方式做为消弱自伤行为的策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自伤行为明显减少。而国内学者张正芬的研究也发现,自闭症儿童出现自伤行为的主要原因为:获取快感、减轻焦虑、引起他人注意。综合上述研究可发现,自闭症儿童之所以出现自伤行为主要是为引
起大人的注意或逃避学习。在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中,受到最多关切的一向是攻击与自伤行为,因为此二行为会使他人或自己受到直接的伤害,严重时尚会影响生命安全。而研究中也发现自闭症儿童较常出现的自伤行为为:打自己头或身体、咬自己身体部位、抓抠皮肤,然其出现率与频率并不是很高。虽然如此,但是自伤行为一旦出现往往是比较严重的,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