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RDI融合部老师五月总结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RDI融合部 刘鑫
去年的五月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悲伤和黑暗的,而2009年的五月对于中国人而言则是告别悲痛,发愤图强的。即使重重压力来袭,可中国人还是在金融危机及流感蔓延的双重压力下,凭借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成熟稳重的智慧屹立在世界东方,告诉世界:中国,永不言弃!
民族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不论你在何种岗位,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将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你就是国人的骄傲。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积极投入自身的的工作,多积累平时工作中多得到的经验,为孩子探索最适合他们的方法,让孩子们都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些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工作中,我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学以致用?”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也具备了较好的认知基础,可是孩子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仍然欠佳。比如说我所教过的孩子小远,他在家时妈妈就教过他很多形容词,之后也有一两个老师教过他类似的内容,可孩子只是被灌输了大量的词汇,并没有主动去运用这些知识。我想一定是语言理解与表达之间的练习枢纽出现了问题。问题一:孩子没有真正理解形容词的含义,如:好多、可爱……问题二:孩子在理解后不明何时何处去使用这些词语。问题三:孩子在被灌输大量词汇后,反而引起了词语混淆,最常用,最常见的形容词却被我们忽略了。针对上面的几个问题,我们从最简单、易懂的词语入手,边学边用。如:好多的XX,我们从孩子身边常见的环境来做,教室的横梁上挂满了各种水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并示范表达:教室里挂了好多水果!孩子对头顶上所悬挂的花花绿绿的水果很感兴趣,于是就在引导下重复表达:教室里有好多水果!这样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引导孩子更泛化性的理解和引用,如我们带领孩子去超市购物,里面摆满了孩子喜欢的食物,我们就可以表达:“超市里有好多食物!”或者在公共场合,我们引领孩子表达:“这有好多人啊!”
我觉得在我们向孩子传授知识时,并不在于向孩子输入多少新信息,而是孩子能否灵活运用这些新信息。这就像我们在做饭之前会采购很多食材,可是再多、再美味的食材,放在毫无烹饪经验的人手中,恐怕是连家常便饭也难煮出吧!
其实我觉得这种学以致用的方法正是“自然训练法”的一个分支。我们在教给孩子一个知识点后,引导孩子在自然情境中灵活运用,活学活用,也正是自然训练法所倡导的,而利用已学的知识去引导孩子提高某些软性能力,则是自然训练法另一个分支。
如:我们在孩子学会形容词后,想进一步提高他的思维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则可以让孩子来“听句猜物”。“有一种水果,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它是什么?”孩子在理解上述形容词之后,脑海中会浮现这种水果的具体形象,就会通过思维想象表达,“是苹果!”你也可以再孩子熟悉该项内容,让孩子自己做“小老师”,他来表达,你们来猜,以此来锻炼他运用词汇表达稍复杂的句子的能力,或者在孩子熟悉该项内容后,引导他“用词造句”,如:苹果红红圆圆的,吃在嘴里甜甜的。甚至还可以在前一项上,加入思维判断的训练,如:我猜这种水果是鸭梨,孩子回答“不对”,你可以再此时问他:“为什么?”引导他回答:“鸭梨是黄黄的,不是红红的。”于是,孩子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已经在你的引导之后,无形中训练的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孩子仍然很快乐,他很骄傲自己是老师。
让我们来回头总结一下,我们从形容词出发训练了孩子四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形容词的活学活用,将形容词应用于常见的描述性语句;二是思维想象能力,通过他人语言描述来想象及回答物品名称;三是在孩子自我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的思维判断能力;最后一点则是最重要,那就是孩子快乐中学习的能力,他会觉得从学习中获得了成功、自信和快乐,也会更愿意和你一起互动式的学习,我想这也是我们积极倡导的特色之一。
五月的时光从我们的指缝间瞬息穿过,课五月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