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在康复训练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孤独症学生,他们对人对事比较敏感,其表现出不合作,反抗,其实就是我们没能进入他们的心理空间,或可以说他们不能根据不同场景不断变化,自我调节能力不佳。当我们走近,他们用不配合表示不接纳,拒绝与他人合作。其实他们是在心理上抵触你,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进行自我防卫,心理学上的原因是人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他人的侵犯。如果我们能快速缩小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走近学生心理空间,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从一开始遥远到很近,外在表现从看也不看你到能主动看你的动作,那么就表明能让他们接纳了,开始取得他们的信任了。
当孤独症学生有了一些小小的安全感后,他们还是基本能配合教师要求的。因此当老师对他们有教育要求时,可以观察学生是否明显到其行为是否配合,能否教育,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教育。要让孤独症学生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能接纳教师,把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在他心中有教师的位置,把老师当成熟悉的人,当成朋友,那么教育就比较容易找到切入口。孤独症学生就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完成一样的训练。然后通过老师对学生不断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应做什么,从而达到训练目的,进而进行强化训练,老师讲解并示范要求后,和孩子一起做到。这时候让孩子看到老师和他一样的动作,他会自然而然认为你和他是一类的,或说他在模仿你的动作同时,就能接近你,接受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中,我想不管是其它类型的学生还是孤独症学生,他们的发育历程是一样的,教育的方法基本是相通的。理论上都是一样的,但做起来却很难,关键问题就是要一直的做,坚持的做。在以后的实际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根据孤独症学生的表现特点和需求,更加努力摸索其发展规律,对孤独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