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孤独症学生进行语言交往能力训练
引言: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1943年美国的精神科医生肯纳首先认定了自闭症这个概念。孤独症儿童普遍语言障碍比较突出,研究发现大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基本需要,这也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近两年,我校接收的孤独症学生逐年增多,然而他们大都由于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听不懂教师的指令,又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造成不听话,经常哭闹的现象,给教师的教学与班级管理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要训练孤独症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沟通,才能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班级、学校正常化的学习生活。
我班有一名孤独症学生郑某,刚入学的时候被叫多次提示才有反应;被叫名字无应答;有一些语言,但是表达很简单,大都在3个字以内,如想让老师脱衣服,他就说:“老师,脱。”缺乏主动语言和与人的沟通能力而且经常有自言自语的刻板行为。喜欢看卡通片、玩电脑。脾气倔强,从来听不懂老师的指令;经常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得不到允许就会闹情绪,趴在地上哭闹不起来。根据这样的情况,针对郑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语言交往能力的个别训练。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训练。
相互接纳,建立沟通联系。孤独症的孩子大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要改变他们就必须首先要了解他们,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想办法让他们注意到你,接纳你,然后才可能很好的接受你的训练。所以我先细心观察了解郑某在语言、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用真心接纳他,与他的相处的过程中尽量与他多接近,多说话,利用他喜欢的电脑和喜欢的东西与他多沟通,同时给予他最大的帮助,他表现好的时候就给予称赞、奖励,和他抱抱,亲亲他的小脸等。还建立了他的个人档案,取得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慢慢地,郑某从心里接纳了我,语言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原来对我的语言不理解毫无反应,现在能听懂我的语言,叫他名字会回答“哎”。对单纯的一步指令如“回到座位上”“把门关上”都能很好的执行,对连续的两步指令如“打开书包找到作业本交到老师桌上”“关闭电脑然后去站排”这样的指令也能主动执行。再有就是回声式的语言减少了,以前问他:“今天谁来接你?”回答“谁来接”,经过训练现在会回答“奶奶接(爷爷接)”。
语言主动表达能力的训练。
继续保持良好的沟通的同时创造语言交流的情景,来激发沟通欲望刺激增加主动语言。所谓“语言交往”是要有来言有去语的,而孤独症学生有了对语言的一定理解接受能力以后还缺少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往往是比较难的,那么有时就要运用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动语言。有时经常要教师刻意安排一些情景或出一些难题为学生建立交流机会。如:郑某想画画,我给他纸但是不给他彩笔,看着他,并等待。而且不问他:"你需要什么?"。如果他不说话,把他需要的笔拿起来给他看,还是不说话。直到他说:“我要彩笔”,再给他。而且还可以只给他一只彩笔,当他想换颜色笔时教他说出“换一个”才让他换颜色。还有中午打饭的时候可以先给他盛一点饭,并把饭放在他能看到的地方,目的让他数出“还要”,想看电脑的时候不给电脑通电等等,利用这些来激发他的主动语言。经过训练以后郑某现在想看电脑时会说:“我要看电脑。”;想跳舞时会说:“我要跳舞。”想进教室会说:“开门进去。”想让老师帮忙会说:“老师过来。”不想干什么的时候会说:“我不××。”还能和别人问好说“再见”“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
训练中值得注意和反思的问题。
??郑某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在语言交往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训练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反思的问题。第一、当学生主动发出任何沟通的声音,只要有#p#分页标题#e#目的性,哪怕是咿咿呀呀,都要强化及时对他做出反应,这有利于学生学说话。如果不理睬就会削减他主动说话的意识。第二、在日常生活和教学环境里,运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善用强化物强化学生积极主动的说话,效果较好。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犯错误了,他提出的要求不满足他作为惩罚时一定要反复和他说明原因,“因为你××了,所以要接受惩罚不能××。如果表现好了就可以××”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学生主动表达的意识,而且对训练他的良好行为也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而言,语言和认知、感统、社交能力的训练内容虽不相同,但相互之间都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更需要融于丰富的生活,融于爱的群体,需要学校、家长的配合。
??孤独症儿童是比较特殊的群体。通过我对郑某的训练看出他们经过训练还是可以进步的,可以更好的融入学校、班级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训练者对孤独症学生的训练一定要持之以恒,用坚定信念支持自己,相信付出一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慧聆、周耿.《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香港匡智委员会.《弱智教育培训资料汇编――2003内地与香港学术交流》. 香港:香港匡智会,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