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琴:特教战线的老黄牛
自闭症、脑瘫、脑积水、脊柱裂……当这些降临到一个孩子身上时,我们除了感慨命运的残酷,除了为这些孩子和家庭扼腕叹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能为这些孩子付出什么?
“青春、时间,很多很多,可能真的很多,还有一些人的不理解,可能说出来也是蛮——真的是为他们孩子也是牺牲了很多,但我想应该还是值得的吧。”这就是王淑琴的回答,一个“斯霞式”的女教师的回答,一个献身特教事业十五年的南京市白下区育智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的回答。在这十五年中,她带领育智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等多项先进集体荣誉,她个人也被评为省、市、区级先进个人多次。她的“王淑琴工作法”作为特教工作的先进经验被国内外广泛学习。
潜心研究创特色教学的拓荒牛
王淑琴刚到育智学校时,智障儿童教育还是一个不为社会所熟知的崭新领域,原有特教学校的办学也没有真正考虑残疾孩子的实际需求。“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一名党员教师,既然当了老师,就要做一个称职的老师。”秉承这样的信念,王淑琴开始了她的教学探索。
她自编教材,阐释全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智障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她把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并重,把生活中的超市购物、乘公交车、洗衣服搬进教室,真正地帮助智障儿童提高了生存能力。她“因材施教”,采用现代化教学,开设了舞蹈、手工、书法、烹饪等兴趣小组,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他们感兴趣学的课程,更因此学到了在社会立足的一技之长。她刻苦钻研,硕果累累,成为了江苏省唯一的一名特殊教育特级教师,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和多个省市科研项目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港澳台和国外同行也慕名前来学习,她的全新工作方法被同行们称为“王淑琴工作法”。
引领示范建一流团队的老黄牛
育智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从普通师范毕业的年轻人,刚开始她们面对智障学生的突发情况时,常常束手无策。学生成成的妈妈说:“我跟老师说我们成成有癫痫,请她们多关照。没想到,在学校第三天,他就犯病了。”年轻的老师们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急得掉眼泪。“王校长立刻就来了。怕孩子把舌头咬坏,校长就把自己的手指塞到孩子的嘴巴里面……”每次回忆到这里,成成妈妈都感动不已。求助完了,王淑琴就找年轻老师们谈心,不厌其烦地教授工作方法,“一开始,上课不太会上……,她一点儿都不嫌烦,而且还让我坐下来,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给我听。”学校的年轻老师说道。王淑琴在十五年间放弃了无数个调离育智学校的机会。她常说“如果说学校是这些孩子温馨的大家庭,我就是这个家的家长。”
在她的带领下,十几年来,育智学校没有一个老师离职,反而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王淑琴”式的年轻老师,先后有四人获得了省、市特殊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一、二等奖。这个有着良好的职业首先和坚定的奉献意识的教师队伍,用共同的努力推动着育智学校的发展。
甘于奉献做“校长妈妈”的孺子牛
在育智学校,王淑琴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育智学校每个学生的进步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她能够叫出全校98名学生的名字,说出每个学生的特殊行为。王淑琴说,这些智障孩子“非常单纯,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群折翅的小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15年来,她坚持用自己的赤子之心,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关怀着这些单纯的孩子们。
“根本就是从心里面爱孩子。肯定很多人觉得这残疾孩子肯定不太干净啊,有流口水,还有鼻涕,自己吃的勺子放在她嘴巴里那什么感觉?”
“比母亲更好……,她一个学校,一百多个孩子,她一百多个孩子都是这样子的。她能付出这样的爱,我觉得她比母亲更母亲。”
这是智障孩子的家长们眼中的王淑琴。“比母亲更母亲”,这是多么朴素的话语,这又是多么崇高的评价。王淑琴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她是特教战线的斯霞,不仅因为她像斯霞一样热爱本职、勇于改革、获奖无数,更因为她有着与斯霞一样爱着孩子们的心,一颗炎热而赤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