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要有随时从零做起的心理准备
三月对于康达的每一个人来讲,都有不同的意义,而对于我来讲更是一个大的转折和跨越!我在前几年一直在融合部搞孤独症后期孩子的干预训练,在这几年中,对于自己也是一个提高,对于孤独症后期孩子的干预训练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还有不足的就是对于语言障碍的孩子训练把握的不是很好,最主要是细节性的把握!如果作为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对于细节性把握不好的话,就注定你不是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
为了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我向张主任提出——到基础部从新开始学习,学习训练孩子的一些最基础的细节!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必须清空脑子里的一些陈旧知识,从新吸收新的知识,让自己有归零的心态,一切从零做起!
到基础部的第一天,张老师就把我放在基础部的家长指导课上,跟着张芳老师进行学习,张老师告诉我,想学习到真正的知识,最好的途径就是在家长培训课上进行锻炼,观察家长对孩子的反应,找准指导的策略!
对于家长培训课,我也一直在融合部上,知道该部门的家长,对于基础部的家长和融合部的家长来比的话却是截然不同,对于基础部的家长他们是新来的,一切都不知道,必须靠老师来指导,特别是,孩子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每一次下达到指令,孩子应该有啥摸样的反应,如果反应不对,我们孩子家长又如何进行辅助,如果家长不知道该如何辅助,老师又如何进行引导!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我的脑子中转圈!
来到基础部才知道知识有多深,细节性的把握和指导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来基础不上课已经有三个星期了,在这三个星期上家长培训课的过程中,张老师和张芳老师每一天都会在课上进行观摩,而后在课下给予指导,告诉我在这一节课上,那一个细节没有把握好,应该怎样来做,下一步又应该怎样拓展,等等,我都会用本子认真的记录下来,到家里进行消化和思考!
在这短短的三个星期中,对我的改变是很大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会去认真的观察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的表现,会随时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调控上课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方法!张老师在课堂上曾经给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我们先要具备的就是,弹性要好!”这指的应该就是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调控自己的方法吧!
在这一段时间有提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以及在自身的素质上都有提高!但是,需要我以后学习的还有很多。
在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把握上课的细节,在课堂上,课堂的内容要符合孩子当下的基础点,但是上课的形式要新颖,要调动起在课堂上的每一位家长,让他们有积极性的配合老师的指令来正确的辅助孩子!也就是激发家长的兴奋点,课堂上有静有动,静动结合!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发指令的频率要放慢,给孩子和家长反应和辅助的时间!这是我必须改变的地方,上课的过程中要兼顾到每一位家长!不能一味的给家长和孩子发指令,不去观察他们的反应!
在一对一指导的过程中,要了解每一位孩子的近阶段侧重点,不能将同样的教具应用给每一位孩子,程度不一样,我们要将上课用的教具更细化一些,那些孩子应该用实物教具,那一些孩子应该用卡片,等等!我们指导老师都应该给家长讲明白,不能让他们上课没有重点和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如何兼顾指导到每一位与家长,让每一位家长都得到关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