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既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一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作为一种孤独症儿童教育理念时,要求管理者依据这种思想来统筹各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同时又要教育所有教育康复工作人员来认真的贯彻这种思想。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时,则要求实施者(教师和家长)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康复工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作为一种教育康复方法时,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对孤独症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问题。
1.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学校的任务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作为学校来说,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师),教育全体教职人员,服务、服从于每个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的实施。我们知道,每个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都是有长期目标和具体目标(短期目标)构成的,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实现这些目标展开的。
尽管每个儿童的具体目标不尽一致,但是学校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发展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在围绕发展学生潜能上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学校组织的学科活动、社会发展活动都是每个儿童必须参加的。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对每个教学对象的具体目标要有所了解,并在组织活动中来帮助和促进他们对目标的实现。
2.班主任教师的工作
班主任老师往往是每个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目标的组织和实施者。他们除了要参与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的制定(从评估到计划制定)工作外,大量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的重任完全落在他们身上。
因此,班主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学科知识,调动所有有利于每个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目标实现的资源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班主任教师要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并要随时加强与孩子家长的沟通。同时,要围绕每个孤独症孩子具体目标的实现,安排布置好家庭作业(孩子回到家以后的教育康复内容),并要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3.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家庭教育
实施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将在其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绝不只是学校行为,而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行为。我们认为,个别化教育的实施如果不向家庭延伸,充其量只是一种摆设。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个别化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讲,他们的教育康复必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个的正确概念(行为的、语言的、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同时要使教育康复的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发展他们的社会化方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活动具有一切社会活动的特点,因此,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长在家庭中实际扮演的就是教师的职责,作为家长要克服长期面对孤独症儿童产生的“精神疲劳综合征”,要真正做到有爱心、耐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