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训练
我们班的丽丽属于轻度孤独症患者。她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同龄孩子的发展水平相当,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碍和行为问题,比如急躁或情绪不好时会咬手背或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害怕和小朋友交流等。针对以上问题,对其行为矫正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正强化进行训练
丽丽自尊心非常强,而且非常的敏感。当老师布置地作业她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她便会很急躁,大喊大叫并会咬自己的手背或铅笔。每当这时,我会主动走到她跟前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丽丽的字写的真漂亮”、“不错,不着急,马上就做完了,老师等等你。”这样,她的情绪会逐渐平静下来,直至完成作业。有时她情绪不好咬手背时我便会抱抱她,并让她看看她的两只手的手背有什么不同(她的右手背上有明显的牙印),哪只手更漂亮,她便会说没有印痕的那只手漂亮,我问她为什么,她会很小声的说“因为这只手上没有伤疤,很漂亮。”“那你想不想两只手一样漂亮啊?”她点点头,于是我告诉她以后不咬手的话两只手就会一样漂亮了。大约过一个多月她的这种坏习惯完全改掉了。
二、利用惩罚进行训练
到了大班,丽丽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吃饭、穿衣、上厕所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一段时间她却在每天午睡起床时赖床,并且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有时起床要用20分钟。于是一天中午起床后,我便让她反复穿脱衣服,什么时候能在规定时间内将衣服穿好,什么时候才可以出去玩,开始是她比较反抗,但是对此我不予理睬,使她认识到反抗没有作用,于是她一次比一次穿的快,最终在规定时间内穿好了衣服。从那以后起床时她都非常迅速,赖床的毛病彻底改掉了。
三、利用情感环境进行训练
孤独症儿童往往拒绝跟别人交往,丽丽亦是如此。她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更不愿意和别人有身体上的接触,即使你跟她说话时她也很少注视你的眼睛。在班上我们经常告诉其他小朋友要团结友爱,尤其对丽丽这样的孩子就更要关爱,孩子们真的很懂事,经常有小朋友会帮助她。每次下楼去操场活动时,总会有小朋友主动拉着丽丽的手,并切邀请她一起做游戏。刚开始时她很排斥,总担心小朋友会嘲笑她或伤害她,所以总是很拘谨,但时间长了她发现小朋友真的很喜欢她,也就大胆多了,偶尔也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在元旦联欢会上她已经能和小朋友一起手拉手跳舞了。虽然她还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自如的跟别人交流游戏,但是她正在慢慢的融入其中。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持久的,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希望我们的尝试会对其他人有一些启发,大家共同寻找更适合他们发展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