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蓝天下-为了“星星的孩子”
日前,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关爱孤独症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李丹院长应邀接受了武汉分队的采访,与队员们畅谈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和对今后康复工作的展望。
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骑虎难下”
当我们问到李丹院长为何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创建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时,李院长思考片刻之后说出了“骑虎难下”这四个字,这让我们颇有些意外。她谈到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结识了不少孤独症的孩子。孩子们的未来让李院长担忧,促使她将孤独症康复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工作起步时面临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康复中心规模扩大,业务范围更广,操作更规范,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这个团队,那么继续走下去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我们一直在坚守
谈到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的发展,李丹院长显得格外精神,就像母亲在谈论自己的孩子,脸上时刻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微笑。十年的耕耘,十年的汗水,成就了今天的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据统计,中心已经为上万名孩子开展长期或者短期的康复治疗,通过连续、系统的教育和康复治疗后,很多孩子能够融入社会。不过说到生存的压力,李院长也有忧心的地方。目前,中国的孤独症康复事业大多由民营机构来开展,没有合法的监管,也没有严格的准入资质,康复机构“良莠不齐”,不能够保证康复的质量。尽管如此,李院长表示一直会坚守下去,将康复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只为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未来。
一条龙服务,一个美好的设想
李院长最后聊到了她对中国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的展望,希望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学前康复、学龄教育、职前培训到最后进入庇护工厂,并建立自闭症社区。我们应该为孤独症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爱,也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当然这只是李院长的一个设想,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光靠康复机构很难办到。
和李院长的交谈进行了约一个小时,可能是因为长期和孩子们接触,李院长的和蔼与亲切流露无遗。我们很庆幸有这样一位负责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孤独症儿童,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帮助孩子们,让他们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在爱的蓝天白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