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教师职业悟性和心理调整的探讨
摘要:当前的自闭症教育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根据自闭症孩子的特征,倡导自闭症知识教学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注重师生互爱、互动、互教、互学。特别是让自闭症幼儿学习对生活有用、对学生将来生活自理起到一定作用的知识。基于以上教育的新理念,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职业悟性。
当然,为了教师的健康成长,自闭症幼儿能够有持续性进步,并且得到家长对自闭症教师的认可,自闭症教师心理会有较大的压力。针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对自闭症教师如何进行心理解压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闭症教师 悟性 心理
人们认为只要教育自闭症孩子的人就可称的上是自闭症教师。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位合格的自闭症教师必须达到有“爱心、耐心、精心、细心、责任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做到大彻大悟,做到细微感受与宏观知识的结合。总之能够做到出神入化的感觉。让教师的灵魂与孩子的灵魂相碰撞,有时需要合二为一。
悟性关键在于是否去悟,如何悟?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在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自闭症教师通过悟性进行创新教学,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内在素质
目前全国各地的自闭症教师来自不同专业,但目前自闭症教师大概来自于以下几类专业: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教育、医学类、还有其它非相关专业等。其实,目前我的感受是医学类专业对自闭症儿童的整体教育来说还是比较具有长远性。
目前自闭症教师所学专业不管是哪一类,初期通过系统地专业培训后,教师一般都可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简单性的教学,但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总结经验、方法与感受相融合在一起。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想结合,能够感受到教育自闭症幼儿的闪光点,提炼出精华,使之用在灵活的教学中,才能让孩子能够产生更大的进步。这才是新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自闭症教师头等大事。
当然, 我们现在可能每一个自闭症康复机构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学校教师中会出现能力层次之分,可能有以下几类情况:1、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能结合上学所学与教学中的感悟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孩子进步很大,家长非常满意,对教师产生敬佩。教师感受快乐和成功,并且对工作的态度很积极和乐观。2、虽然是相关专业毕业,但在工作中只会按照书本理论知识死搬硬套,不能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没有较大的进步,家长很着急,老师很无奈,双方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并且导致家长对教师产生不满、打消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可能最终放弃了自闭症教师这项工作。我想在全国每个机构中,类似这样的事件真是太多了。3、虽是非相关专业毕业的,但是经过系统地的培训后,教师能够把理论与自己的教学感受相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书本中没有的灵感和技巧,运用给自闭症幼儿,孩子进步确实进步很大。4、非相关专业毕业教师,给孩子上课时只会简单的去把培训师所传授的表面知识肤浅地给孩子上课,而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内向的交流和思想上的对接。因此就,孩子的进步度非常缓慢。
那么针对以上第2、第4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去让教师的悟性产生更大,并且让自己所悟出的精华应用在教学当中呢?下面有自己的几点建议:
1、 敢于挑战自我,形成新的教学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思考,想办法,备课精致,教学得法,敢于挑战自我,摸索出一套新方法,不再墨守成规,死守教条,钻进死胡同里永远出不来,要摆脱以往的藩篱,有所顿悟,洗心革面,常教常新。
2、追求高效课堂、有效训练的方法
在多年的教研中,我发现,但凡教师悟性强的,课上得就好,其基本素养也不会差,更主要的是教学方法活而不乱,头脑十分清楚,你跟他讲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马上就能领悟到,而且进步很快,课越上越好。虽然她的一些方法不见得十分科学,但她却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新路,也印证了有思路才会有出路的法则。
3、感悟学生内心世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发现: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达到完美状态,可孩子并不配合。究其原因,教师对孩子了解不够,研究不透,无视孩子的兴趣、需求及内心体验,教师台上唱独角戏,台下却没有“观众”的呼应。为此,面对此情况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内心想法,让学生享受到快乐,并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适时给孩子强化。
4、领悟孩子的即时反应,挥洒自如驾驭课堂
自闭症孩子反应速度有时会很快,如果教师没有及时领悟孩子动机,抓取住孩子的瞬间反应,就会抹杀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点,所以教师必须在孩子反应后的十分之一秒前去感受教师对孩子动机的抓取。在教育自闭症幼儿时,教师不仅口部语言有声有色,肢体语言更需要夸张、逗乐等。总之,都要做到很灵活、很自如、要做到一人多面性,跟着感觉走,就像喜剧小品演员一样,带有戏剧性的上课会让孩子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双方都会有很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5、开阔自身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
一个有较深悟性的自闭症教师,不只是仅仅局限在教学实践层面上的,还在于提升自我的理论修养,成功的教师一定是在实践中探索独特的教学策略的同时,有教育理论的支撑,才能形成个人的教学思想,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要提升自己,突破自己,走向更高境界,必须再度学习、深造、历练,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涵养文化底蕴,打牢理论基础。 总之一句话,我是一切的根源。
从我们所谈就可以感受到,悟性是自闭症教师教学能力形成过程中的根,悟性说起来玄奥,看上去空灵,但培养起来并非难不可为,文化修养的积淀则是春风春雨,只要能悟出其中的要义,离成功就不远了。
悟性是心合神契、潜脉暗通的,并由此观照世间万象,使心智情感的郁结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充分调动心智情感,有人生体悟,让自己的感情世界、精神世界的因子活跃其中,由此而生成心得。每一位自闭症教师都要围绕自身的特点,表达自己所思、所悟、所知、所愿,也是自闭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一大境界。
下面,我们根据上述不同职业悟性再进一步探讨一下自闭症教师的心理调整:
我们不管作为家长还是机构领导也好,我们其实都能感受到作为一名自闭症教师每天的工作状态,虽然有些时候,部分教师能够体验到所从事本职工作的成就感,但还是有大部分自闭症教师每天工作的复杂程度、繁重度、紧张度、过度的压力给他们带来了焦虑和沮丧。
特殊教育教师是不同于普通教师的,我总结出特教教师的有两大极端感,一个是非常大的成就感;二是非常大的失落感。都是带有极端性的。
那么面对目前大部分自闭症机构的教师所存在的压力有哪些方面?并如何去解决呢?
一、社会上的人士对自闭症教师的名誉上的不认可。
一般人们觉得自闭症教师,好像作为教师本人就有一些问题,大部分人的不理解,会导致教师在社会上对个人心理有很大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多向社会呼吁、宣传自闭症相关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借助当地残联和社区的力量去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去了解自闭症、理解自闭症人士、更需要社会人士去敬仰自闭症教师。
二、教师每天在工作教学中心理压力很大。
教师在自闭症孩子进步上,会产生很大的恐慌心理,教师们怕教育孩子一段时间后,没有很大的进步,心理很难过,前期承受压力比较大。再加上孩子家长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口碑等都会造成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多开展心理健康的培训;多进行户外活动或同行业的交流;让教师多多认识自我,调整心理预期反应。
三、家庭当中家庭人员的看法。
特别是女教师,在家庭中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很重要。若遇到不支持的家庭,希望多让家庭人员多关注和关爱一下自闭症儿童的家庭背景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让别人的不好的看法和歪曲想法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转变,让教师会更好地获得家庭的支持,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总之,作为一名自闭症教师必须把自己逼上绝路,让自己产生悟性和灵性,更好地更有激情地投入到自闭症孩子中去。让我们不仅去爱上这些孩子,更要爱上自闭症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更应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不断地增加自己心理的承受力和忍耐性,我想只有自己才能够去解放自己的思想,决定自己的行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