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个训要从细微着手
案例背景:
钦钦已经是二年级的自闭症学生了,他的调皮,不听话是学校出名的,而且他也不听任何人的话,一向自由散漫,很让老师头疼。他几乎随时动个不停,通常不用走的,用跑的;大多数活动都是没有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门补偿性的课程,主要通过各种游戏和训练器具,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整合身体的各部分机能,改善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按需设计相应的训练目标与内容。从心理学角度看,通过训练还可以提高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稳定情绪、增进人际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感觉统合学科有成系统的器具的优势,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堂课真正成为学生所喜爱的课程。
尽管我预先制订了计划,但是他每次都不听我的,打乱计划。一走进教室,就直奔自己喜欢的地方,再也不愿意从事其他的活动了,让我感到很无奈。
案例经过: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拉着他的手,直接进行平衡练习。钦钦的平衡能力不错,反应也挺快,他能独自比较轻快地走平衡触觉板,从一排摇滚跷跷板上来回走,站在跷跷板上接住教师抛给他的皮球。但是很快他就失去了跟随教师训练的耐心,自己爬到摇篮里,躺在上面,再也不理我。
几分钟后,我给了他一盒积木,可是他看也没看我。我故意走开,过一会他自己拿着积木把玩了一番。等他不玩积木环视四周时,我把大龙球推到他的旁边,说:“钦钦,我们一起来玩球,好吗?”钦钦马上就叫了起来。我把球放下,离开他,走到教室的另一边,我从镜子中看到他笑着从摇篮爬到了圆木筒上,又从上面爬到圆木吊缆上左右、前后地晃动,看得出他对此很享受。
我再次请他玩大龙球,这次他的心情似乎好多了,拉着我的手下来。刚站好,就一边笑一边推着球跑掉了,还不时看看我,等着我去追他。我追上他之后,就坐在球上,他立刻绕到我的后面,抱住我的腰,想法站在了球上,一个劲地在上面跳。一旦我让他单独玩时,他就又象刚才一样推着球跑掉,不离我了,如果我不追他,他就站在原地不动,不时地喊叫。只要看到我追,他就笑,而且还笑出声音。
反思: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我认为个训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它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这不仅要求训练时交*使用各种器具,合理计算学生的训练量,还要设计各种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尝试先让他玩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再引导他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效果还不错。
个训中师生互动也是非常好的形式,学生和教师之间并不像同学之间有默契,当他单独面对你时,部分内向的学生肯定会心情紧张,如果教师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一起走独木桥、推球时,学生整个人就会放松,自然地接受训练,象钦钦就会把教师作为他的一个玩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各种练习方法。
当然,偶尔在训练中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比如冷处理,我觉得也非常好,在这节课中我就适当地运用了几次冷处理,取得了一定效果。只是,采取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尺度。
2、根据学生发展,不断修订目标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智障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制订合理的个训目标。首先,在个训前根据感觉统合的原则和学生的特点,制定训练目标;其次,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适合学生发展的康复目标,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元素,融入新的想法;第三,在训练中积极指导学生参与预先制定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学生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当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地展示自我,寻找成功。
3、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
他上课的时候不听老师的话,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受情绪的影响。只能在一节课的开始和结束时有兴趣听教师地安排完成个训,并且对旋转的东西情有独钟,多数时间在自说自话地玩大龙球。我想他之所以这么喜欢这个球,可能是因为球是可以旋转的,滚动的,并且颜色是他钟爱的蓝色。
我在教学中还发现,钦钦非常期望得到老师地关注,他推着球到处跑,就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如果上课时老师和他一起完成游戏,会让他感觉到很愉快。这其实正反应出学生感情的一种缺失,他也很希望能与人进行交流。
这类学生身上有很多现象,都值得我去研究。比如自闭症的学生特别喜欢某些器具。正如摇篮对婴儿来说,是安详宁静的象征,小孩喜欢运动和游乐场的乘骑,这是由于秋千摇摆、玩跷跷板、乘旋转木马,都对前庭刺激带来愉快经验,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比较喜欢圆木筒和圆木吊缆,以及摇篮,他们可以很长时间的坐在上面,而且不愿意下来。这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情绪上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