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老师

巧用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做训练

作者:范晓婕 更新时间:2013-12-0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她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人人见到她都会赞不绝口的夸她长的漂亮。记得孩子刚来时,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印象:孩子现在已经具备口语能力,但孩子的认知、理解、模仿等方面基本为零,她很调皮、很自我(不与干预者进行互动)自控能力差(特别的多动,喜欢围绕着教室不停的乱转),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注意力非常的差,说话从不与对方保持对视,哪怕是一秒也没有。所以,要想提高自闭症孩子的认知、理解、与她人进行互动,首先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注意力”。

  谈到注意力,在提高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它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成效的,它需要每天时刻的严格要求孩子,也许是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跟甚至是更长时间,才能与你的目光保持对视。所以,贵在坚持,一定会有效果的。

  第一个目标有了,就是解决孩子注意力问题。

  由于孩子喜欢吃,我就借助孩子喜欢的强化物来诱导孩子“看我”,刚开始强化时,固定的时间段内要快频率的强化,并在十分之一秒内把强化物奖励给孩子吃,然后再慢慢的延长“看我”的时间,能在引导下持续看我之后,开始要求孩子在说话的时候,眼睛与你保持对视,要想提高孩子的这项能力,首先在让孩子说话时要注意:让孩子在模仿语音时,不要给孩子发指令说什么,要让孩子看着我的嘴巴,我动她动,我不动她也不能动,这不仅可以培养自闭症孩子视觉应用的主动意识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视动控制能力。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让孩子快速的模仿大肌肉运 动,“快”的目的就是防止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通过多半个月的时间孩子能看着我说3-4个字,也能主动模仿一下动作如:拍拍手、跺跺脚、捏鼻子、再见、拍嘴巴等。

  下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做认知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喜欢乱跑、坐不住。

  不是说孩子的每个缺点都会让你头疼、让你心烦,你若善于发现或利用孩子的行为,你会发觉孩子是有潜能的,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要求孩子,而并没有去考虑到孩子的内在想法。怎样让孩子在自然坏境中让孩子感觉不到这是一种“拘束”。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孩子不是喜欢“动”吗?那我该如何利用孩子的这个行为特点来让孩子有目的性的动,怎样能使孩子与我一起互动? 突然间想起张主任说过,我们要学会用反向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也许有的人看到孩子的“多动”而发愁,但我认为这是好事,我要感谢孩子给我带来的灵感。

  我用的操作技巧是:

  1.环境设置,不要刻意的去设置固定的环境模式,就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

  2.我是在动态中与孩子进行互动的,因为孩子的理解认知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欠佳,我就让孩子做符合孩子基础水平的内容,这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拿一桶积木让孩子进行“拿”、“放”从这端拿到另一端,(协助要及时)注意力要贯穿始终的。

  3.等待孩子能与你互动“拿”、“放”这些积木了,我就开始过渡到认知方面的内容,我教孩子所学的是“配对”在配对的过程中,我不注重孩子能否会配对,我注重的是能与我互动、能有目的性的活动就是我的目标。(注:在强化认知时,孩子的自控能力及听指令的主动性要有明显的改善)

  4.我是在桌面上给孩子做认知,不是静态而是在动态中进行的,我与孩子的距离大概是1.5米左右,(孩子坐在凳子上,我站在另一端给孩子发指令:看---“拿一样的萝卜”----给我),在此过程中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孩子不仅能与干预者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的集中、自控能力也很好。就这样坚持给孩子做了一星期,孩子能在3个物品中进行配对了。

  好多时候,细节把握到位了,方法正确了,软性能力不用刻意去关注,孩子自然就有了。很多事情反向性的去思考问题不一定是件不好的事,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收获。每个人的方法都很多,但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配对在向认知过度的阶段,我没有很快的过度,而是在游戏课堂中近距离让孩子捡指定的“手机”模型或是面包,并要求孩子放到指定的位置。(这谈的捡手机,我想每个孩子都会,但是你要明白这是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性)。这样的训练还不够,因为孩子在桌面上做认知的时候,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是有点差,视觉注视的不好。所以我就让孩子在一堆物品中让孩子“拿”、“放”,在让孩子拿放的时候,要让自闭症孩子追式你的手势进行“拿”,并放到固定的容器里。这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视觉定位、注意力的持续性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两周以来的不断强化:

  1.孩子能在两个物品中听指令主动选择“手机”了,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及自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也能在远距离主动指认挂图如:“苹果”.

  3.孩子在执行动作指令时听-思-动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培养。

  4.在仿说儿歌时,孩子能与你的眼睛一直保持对视。孩子的变化让我很欣慰,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面部表情也丰富了许多。

  在给孩子做训练时,千万不能心急,欲速则不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直奔目标走,那样你的心会更急,孩子的软性能力的不到提高,往下走着走着你还得重新再倒过了。不要想着目标,耐心的、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奇迹自然向你赶过来,细节性的内容及把握需要随孩子的变化而更改。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儿童 行为特点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利用小游戏全面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自主能力
下一篇:特教老师的幸福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无语言自闭症学生训练个例
  • 自闭症孩子家庭教育的几个方面
  • 自闭症(孤独症)的误解与六个认识
  • 善待老人 接受星儿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 对新老师期望的事情
  • “自闭症早期干预策略研修班” 学习心得
  • 孤独症儿童班级管理计划
  • VIVIAN给勤儿的教育计划
  • 等一下的重要性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