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儿童孤独症和多动症

作者: 更新时间:2008-09-0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和对环境反应奇特为特征的疾病,大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4例。2/3的患儿出生后即有孤独症表现,1/3的患儿在一两岁时基本正常,以后才有异常。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目前研究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终生疾病。

     孤独症的病因迄今未明,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患儿的兄弟姐妹发生本病的几率较其他人要高,单卵双生的双胞胎的同病率更高。研究还表明,41%的患儿有一种不正常的染色体(长y染色体),而他们的父亲和兄弟也有这种染色体。以上两点说明,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器质性因素本症患儿有围产期损伤史者较正常儿童多,如早产、难产、窒息、产伤等。出生后患过脑膜炎、脑炎、脑外伤者,发生本病的几率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症患儿第四脑室扩大,小脑蚓部发育良,脑干明显变小。       环境因素有人认为,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以及社会行为方面的教育,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用重复的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而对外界环境不感兴趣。        临床表现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患儿均不同程度地有“对亲人不亲,对陌生人不生”的特点。他们不会望着妈妈的脸微笑,与人交往时没有“眼-眼对视”的特征,而且缺乏面部表情。在不舒服时,他们不会找亲人寻求安慰,他们也不能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与别人建立不起感情。他们不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宁愿一个人玩,他们拒绝亲人拥抱,对亲人的呼唤也不理不睬、无动于衷,对亲人离去或返回均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语言发育障碍有的孤独症患儿终生沉默寡言,有的患儿学说话比别人晚,讲话的内容也比别人少,而且,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低下,句子稍微复杂一点,他们难以理解。        他们不会以提问题的方式与人交谈,更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他们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运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与人交流;他们不会使用代词,或使用代词不当,常错用“你”、“我”、“他”。他们常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模仿言语),或常重复别人以前说过的话(延迟性模仿言语)。他们缺乏正常儿童应有的想像力,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用玩具去“开火车”、“造房子”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僵硬孤独症患儿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不感兴趣,而对一般儿童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很感兴趣,尤其喜欢圆的、会旋转的物品,如瓶盖、杯盖等,常常爱不释手,可连续玩很长时间。他们会迷恋于会转动的东西,如不停地观看正在旋转的吊扇等,他们要求环境固定不变,比如:要求吃同样的菜,穿同样的衣服,坐同一个位置,走同一条路线。他们常常双手上举,左右摇摆、旋转,敲打桌子,拍打墙壁,撞头,甚至自伤。还有的患儿对音乐节奏特别感兴趣。感知觉异常包括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和感觉异常。有的患儿对声、光刺激过敏,有的患儿对疼痛、寒冷刺激迟钝,也有的患儿有特殊感觉,他们喜欢触摸或闻嗅一些日常用品,如光滑的墙壁和地板。智力障碍25%的患儿智力正常,25%的患儿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70),50%的患儿中重度智力障碍(智商小于50)。个别患儿虽然智力低下,但对机械记忆、计数、推算等有特长。体格发育异常孤独症患儿往往比同龄儿童矮小,可伴有某些发育畸形。

病例:

这是我亲身体验为了孩子隐私就不提及名字了 

 ××涵  6周岁 严重感统失调 语言障碍

我刚刚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

给我的感觉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身体比起同龄孩子显得消瘦的多

出于礼貌我跟他打了声招呼,问他几岁叫什么名字

他只是用着大大的眼睛看了我一秒并不回答

这时他身旁的姥姥说起

他今年六岁至今没有开口说话就连简单吱吱呀呀做声都没有过

在之后上课中我发现到 他特别喜欢插棍 喜欢自己重复的去做拍手动作

有时我真的很想知道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他大大的眼睛里想的是什么

我们的条件只能给他做一些行为上的训练 看到他每天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非常的高兴

××博 六周岁

一个胖胖的男孩子 看起来憨憨厚厚

我很喜欢他 有时辅助他做一些器械 我是满身的汗啊抱他是我最费力的事儿呵呵

他可以说一些简单的用语

但 <你><我>分不清比如他想要某样东西,他会把给我说成给你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表现为不能与你的眼睛对视 我会取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让他看着慢慢移到我的眼睛

李×× 五周岁 情绪问题很严重

他不高兴会用一些哭闹 咬自己咬他人挠人等自伤行为

 

等等的这些孩子,

看到他们我真的很心疼 我能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做一些康复训练

他们的父母也很伟大

这些严重的儿童往往不能上幼儿园,需要家长24小时看护

有的甚至父母两人照顾孩子寸步不离 家里再请一个保姆洗衣做饭

只要他们知道的有关治疗的地方他们都会去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有人把这种失调比喻为一个交响乐失去协调性及和谐性因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也认为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约占全体小学生1~10%男孩远较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在不同的个体,三大症状的轻重不同。另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学习成绩低下、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异常等。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是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廷长。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维持注意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因此,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不能从同时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忽视另外一些剌激。由于分心,所以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和完成的细节性任务更容易出错。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拖拖拉拉也是这类儿童常见的症状,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需要家长在旁边时时督促,甚至考试时也因注意不集中而做不完卷子。
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接受视觉刺激不专心,有的儿童接受听觉刺激不专心,而另外一些患儿对视觉和听觉刺激均不专心。据本院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有视觉注意障碍时,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时,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的耳朵有问题的感觉。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所以,常常是别人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抢着回答。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不把别人的话听完就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往往是这类儿童的突出特点。考试中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核对,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未做或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甚至试卷的背面还未翻过来看就交卷,导致考试成绩不好。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不能等待着按顺序轮流进行,而是插队抢先。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当他们有要求时,必须立即得到满足,不能等待;遇到挫折时不能忍受,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甚至常常会动手打人,导致别人受伤害。由于难于接受社会性规矩的约束,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受到老师的批评,学校的处罚。而且这些错误经常重复发生,难以改正。
  过去认为冲动控制为差这一症状在诊断多动症中的地位次于注意力障碍和多动。但是,近年来认知理论强调冲动性在多动症中的地位,认知模式是高级执行功能的缺陷,行为反应抑制缺陷或抑制廷迟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多动症的抑制能力差是由于行为抑制系统与行为激活系统的不平衡引起。这两种系统控制着儿童对惩罚和奖赏信号的反应。行为抑制系统受惩罚和非奖赏信号激活而产生的反应抑制。相反,行为激活系统受奖赏信号激活而产生行为激活。多动症儿童行为抑制系统功能降低,不能根据惩罚和非奖赏性信号及时抑制自已的冲动。
三.活动过度
(1):活动过多
患儿躯体活动明显地比别的儿童多,精力旺盛,不能安静下来.因此他们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呆在家中,走路时不是"走”而是“跑”,很难“老老实实”地让大人牵着手行走,常从大人手中挣脱出来跑在前面。行走时不是
走在路中间,而是在路旁跳来跳去,或是绕着障碍物行走。过马路时不怕危险,快速地奔跑。到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也不安静,总是让大人为他绷着一根弦,担心他们的安危。
病例

黄××  六周岁

他看起来和别的孩子没有大的不同 只是好动

但只要细了解 就会发现情绪问题特大 好动 注意力不能集中

闫××  六周岁

因为跟我一个姓总会叫我姑姑呵呵表现注意力不能集中不爱说话并不像简单的认为多动就一定是多动啊一些反应缓慢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也是多动的一种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表现要及时检测,不要去打骂孩子说一些孩子笨之类的话.因为孩子并不是自愿去做这些,他也不能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孤独症和多动症知所称为症没有称为病是我们还没有检测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具专家推测是由基因为根本的外界造成.所以在孕育期间胎教是很有必要的大多部分患儿都是剖宫产儿童.现在在我国百分只八十的儿童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症状,在都市生活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家长的溺爱和局限型生活,小空间的玩耍跟大自然接触的越来越少玩些沙子有些家长总认为脏什么的.希望家长能从此重视.

祝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加入收藏
Tag: 多动 儿童
上一篇:“向往阁”里的希望
下一篇:让“天使的孩子”回到人间 记芝罘区辅读学校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铅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
  • 儿童多动症可引发多种心理疾患
  • 爱因斯坦、牛顿曾是自闭儿童
  • 孤独症儿童学校艰难求生
  • 让每个心灵都美丽
  • 深圳福利院孤残儿首次接受智力测评
  • 儿童孤独症小常识
  • 人脑“地图集”历时十年绘制完成
  • 假期儿童心理门诊爆满
  • 学生假期孤独症”怎样破解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