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记者体验特教老师 对孩子少说祈使句 多说疑问句

作者: 更新时间:2009-12-1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昨日,本报记者走进和平区睿智学校,体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工作,图为魏建民老师和记者正在指导学生做“抛接训练”。 记者 王迪 摄

魏建民老师和记者正在指导学生们做“细致训练”。 记者 王迪 摄

  学生嘴角滴答着口水,或是突然在课堂上站起来,举起手中的凳子,老师脸上还要时刻带着笑容……

  这是哪里?这是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昨日,本报记者在这里当了一天老师。

  你真的要拿自己当孩子母亲

  送学生上车,给学生洗尿湿的裤子,老师的职业身份之上,他们还要扮演起“母亲”的角色。这不是客套话,这要变成实实在在的一举一动。

  昨日,记者一走上体验岗位,就得到了老教师这样的嘱咐。老教师还传授给记者一个秘诀:“少说祈使句,多说疑问句。 ”“你不要说,你去做什么,你应该说,你可不可以做什么。 ”

  从教20多年的魏建民老师举例说,她常常用不一样的句式跟孩子们交流:“田田安静地坐下来好不好”,“帮老师把玩具放好,怎么样”。

  她提醒记者,“别乱动”,“把玩具收起来”,这样的句式会让精神脆弱的孩子感觉不舒服,甚至情绪突然激动。

  与魏老师简短地交谈后,体验正式开始。

  早7时30分,教师们陆续来到学校,他们没有马上进教室,而是等候在教学楼一楼的大厅里。每天,他们都要在这里等着所有孩子一起进教室。从孩子们入学那天开始,一直要到毕业。

  “老师好”,不一会儿就有家长送学生来了。“林林今天穿得真立整”,魏老师脸上挂着惯有的笑容,一边摸着林林的头一边说。

  7时40分许,魏老师带着学生们进入教室,逐一帮孩子脱去厚厚的外套,安排坐好。“欢-迎-姐姐”,一进教室,记者就迎来了孩子们热情地问候。魏老师所带的班级只有9名学生,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智力障碍。“相处时间长了,感觉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的脾气性格各不相同,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魏老师说。

  关爱与严厉同时存在

  上课没一会儿,患有自闭症的明明有些不知所措,椅子上的他开始左右扭动身体,一会儿站起来,举起自己的凳子不停地晃动。

  记者赶忙上前扶住明明手中的凳子,看着他的眼睛说:“怎么了,现在是上课时间,应该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对不对?”

  没想到,这样做不仅没让明明安静下来,反而让他的反应更加激烈。魏老师赶忙把记者拉到一旁,说:“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明明的情绪就会不稳定,这时候不要特意关注他,让他自然平静下来。”

  记者不禁捏了一把汗,心想:差点惹出乱子来。

  绘画与手工课上,小刚钻到桌子底下捡东西,接着跪在地上不起来了。魏老师温柔地提醒了几次,小刚就是不起来。最后,魏老师板起脸大声说:“小刚再不起来老师就不高兴了。”小刚瞅了瞅老师马上站了起来。“该严厉的时候也要严厉,社会基本的行为规范要让孩子们知道,毕竟最终他们要融入社会。”魏老师说。

  老师随身带着“小奖励”

  午餐时间到了,记者配合魏老师,把孩子们领到食堂,分成3个小桌坐下。看孩子们吃上,魏老师才赶紧吃了两口,但马上又放下了,过去帮一个孩子重新围好吃饭专用的罩衣。

  下午的最后一节是礼仪课,魏老师组织了一次题目为“安全自护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的主题班会。魏老师设计了“陌生人敲门”、“逛商场走丢了”等场景游戏让学生们参与。

  班会开到一半,魏老师从衣兜里掏出两包糖果,发给洋洋和小丘,“今天这两名同学表现最好,老师要奖励他们,明天谁要是还想得到糖果就要表现得比他们还好啊。”

  类似的“小奖励”魏老师天天都备在身上。

  记者 徐月姣 实习生 赵小然(本文除老师姓名外均为化名)

加入收藏
Tag: 特教 孩子 老师
上一篇:自闭症男孩是如何进入“封闭”鱼塘的?
下一篇:千山晚报读者帮忙 自闭症男孩找到家人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走近“星星的孩子”]家有“星星的孩子”(图)
  • 盛夏的果实——智残儿童高智宁的音乐旅程
  • [走近“星星的孩子”]孤独的世界
  • 惊人消息:驱除汞可逆转自闭症儿童的病
  • [走近“星星的孩子”] 母爱洒向孤独儿
  • 儿童抑郁症应引起社会高度警惕
  • 美加妇女母乳中含致癌物质 可影响儿童发育
  • 厦门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关注“孤独”儿童
  • 步伐一致不是模仿
  • 12种超级恐怖的饮食杀手!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