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医生不能治愈自闭症 只对治疗起辅助作用
“狗医生”寿星大厦“治病”遭“大围攻”
南方日报讯 (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张少鹏)近日,亚洲动物基金的“狗医生”和志愿者来到了广州寿星大厦探望老人。没有想到,“狗医生”一到,就马上博得老人们的欢心,纷纷围拢过来,轻轻抚摸着可爱的狗狗,笑得合不拢嘴。亚洲动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或扩大狗医生探访范围,大家有机会在更多的社区里、在学校里见到“狗医生”的身影。
孤单长者在狗医生“会诊”下笑逐颜开
“太厉害,太厉害了!”已经第三次来到寿星大厦的博美犬小多多,在主人的指示下,后腿支撑,前腿在空中不停地上下来回地给老人们“作揖”,赢得老人们一片热烈的掌声。
更受欢迎的是一只英国古代牧羊犬。这只毛发修长,体型庞大又憨态可掬的“大多多”一到场,就被好奇的老人们团团包围。“它是不是要天天洗澡?它是不是吃很多啊?”……一个个好奇的问题从老人们口出抛出,向狗主人陈小姐了解大多多的饮食起居。就连曾经被狗咬过的85岁的肖月芳老人也凑过来给他喂食。
“很多人问狗医生是否真的可以治病,从最简单的表面效果来看,我们确实发现即使是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老人见到狗医生的时候,都会慢慢变得开朗,笑逐颜开。”寿星大厦一些护理人员说。
据了解,研究人员根据临床研究发现伴侣动物会对主人有着生理和心理的正面作用。比如在儿童早期社交实践中,宠物是促进小孩子沟通和成长的有效媒介,成长为有同情心、情感健康的成年人;而在危重症病区里,危重病人会主动伸出手来抚摸这些有着4条腿的另类“医生”,或者坐起来看着邻床病友跟小狗玩耍。“因此,国内目前的狗医生越来越受到老人院和儿童康复中心的欢迎,大家都希望狗医生能定期探访。”
“狗医生”需要持证“执业”
由于目前亚洲动物基金的狗医生经常探访老人院、孤儿院、残疾人康复中心,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地认同和欢迎。因此,亚洲动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或扩大狗医生探访范围,大家有机会在更多的社区里、在学校里见到“狗医生”的身影。
但与此同时,该负责人也提醒,狗医生的探访并不能治愈自闭症,只能对治疗起到辅助作用。“而且,真正的狗医生探访时,会佩戴印有亚洲动物基金狗医生字样的领巾及证件标牌,并有身穿白色底红色图标制服的亚洲动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陪同”,该负责人是说,“全程不收取任何的服用。市民在接受狗医生探访是要认清标志,以免上当受骗。”
据悉,“狗医生”是亚洲动物基金会独有项目,1991年在香港启动,2004年起陆续拓展到成都、广州和深圳。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动物疗法来服务社区,同时由此增加社会对猫狗这样的伴侣小动物的了解,从而关爱、善待身边的小动物。2004年该项目开始陆续拓展到内地。目前全国仅有成都、广州、深圳三地有开展“狗医生”的项目,共有100多位“狗医生”。其中,在广州有近50只慰藉人类心灵的“狗医生”,一个月“出诊”五六次,定期探访多家老人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自闭症儿童学校,给老人和病童带来欢乐。
新闻链接
狗狗是怎样当上“狗医生”的?
据介绍,所有的“狗医生”都是年满2周岁以上,并且经过亚洲动物基金严格的考试选拔后产生的。
由于“狗医生”的“病人”们多是老人和残疾儿童,揪毛、拽尾巴等都是它们“出诊”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因此在选拔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狗医生探访的安全性,考官会模拟探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参加考试的狗狗百般刁难:揪耳朵、扯毛、拉尾巴、捏爪子、口中夺食等,就是为了测验它们能否在上述情况下忍着不发“狗脾气”。
只有通过层层考验的身体健康、脾性驯良的狗狗才有可能带上亚洲动物基金红色小领巾,成为正式的“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