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 康复训练最关键
4月2日是第三个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市残联到鞍山天使之翼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看望了在那里接受康复训练的自闭症儿童,并送去了文具和玩具。据了解,目前鞍山地区患有自闭症的0—6岁儿童大约有四五百人。专业人士指出,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家长摆正心态,面对现实,尽早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最为重要。
自闭症已成社会问题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症状患者多为儿童,症状一般在3岁前出现。目前在科学领域,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没有定论。以现在的医疗科技水平,自闭症既不能提早预防,也不能完整根治。
近几年自闭症发病率急剧上升,我国约有50万名自闭症患儿,已成为儿童自闭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天使之翼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主任于溟介绍,目前本地乃至省内有合法资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正规康复训练的机构还为数不多,因此,自闭症已不再是家庭个案,而成了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儿童患自闭症不可怕
天使之翼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目前有47名自闭症儿童在接受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在宽敞的活动室里,很多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在进行肢体训练。而在二楼的小教室里,十几名孩子在听老师讲课,这些接受了一年以上康复训练的孩子已经能脱离家长陪伴跟老师一起学习了。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对此,培训中心的教师胡宇深有体会。23岁的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从教,是因为弟弟是自闭症患者。“弟弟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一年多,现在已经到正常小学读书了。虽然他仍然与健康的孩子不太一样,但能听老师的指令、正常学习,我已经觉得很欣慰了。”在弟弟接受训练那段时间,读高三的胡宇放弃高考,一直看护和陪伴着弟弟。弟弟上学后,他便来到培训中心学习训练技能,并当了一名老师。他说:“自闭症儿童接受训练的过程是长期的,家长掌握必要的训练技能很重要。我从事这个职业既是为了弟弟,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积极面对病情 选对训练机构
据了解,0—6岁是自闭症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如果长期得不到训练,很容易造成孩子智力低下、语言和社交能力缺失,甚至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培训中心的教师王艳说,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如果表现出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模仿力弱、无法掌握社交技巧,语言发展迟缓、有障碍等特征,家长要尽快带他们去医院进行鉴定。如果孩子被确诊患有自闭症,越早进行康复训练,他们提高社交能力、融入正常社会的可能性越大。
于溟表示,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接受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态度有关。“当孩子出现自闭症特征时,有的家长宁可认为孩子是发育晚、说话迟,也不愿意带孩子去医疗机构做自闭症鉴定。”还有家长对孩子患病的事讳莫如深。“曾经有两名自闭症儿童一同在培训中心接受训练,过了很长时间,两家人才发现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有的家长在孩子接受训练好转后,甚至会搬家,离开过去的生活圈子,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孩子患有自闭症。另外,还有家长病急乱投医,盲目相信宣称可以治疗自闭症的针灸、药物广告,或者带孩子到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问诊。他说,家长的这些做法,只会延误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的时机。目前,针对自闭症最有效办法就是到正规机构接受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家长要选择有残联、教育部门核发证书,教师有中残联培训证书的康复机构,让孩子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记者孙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