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儿童走出孤独症
一般情况下,儿童孤独症在3岁前就会表现出来,并将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迟滞、行为刻板重复等三大症状。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儿童走出孤独症呢?
社会交流障碍是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婴儿期不喜欢被人拥抱,缺乏与亲人目光的对视,幼儿期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多数患儿表现为语言发育迟滞,通常在两至三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孤独症儿童一般会表现出动作刻板重复,比如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而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儿童走出孤独症呢?首先,对于儿童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事事包办,可给予孩子思考、表达的时间,否则只会强化其不良行为;其次,多向孩子表达感情,可用哭脸、笑脸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识别和观察,让他逐渐学习体会别人的情绪;再者,对于患儿不合理的要求,任凭哭闹也不要妥协,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这种行为没有意义时,便会自行纠正;最后,多带孩子进行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这些对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和交流等,具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