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少年杨非--音乐为他插上飞翔的翅膀
东北新闻网讯(通讯员 姜玲)每到周六,杨非都和其他的同学们兴奋地盼望着本溪市慈善总会的义工们的身影,杨非要告诉那位义工阿姨,上周阿姨教的《相逢是首歌》自己已经能弹好了。
一首从没听过的乐曲,只要反复听过几遍,就能流畅的弹出来,如果是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或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倒在情理之中,可是这出自一位17岁的残障少年的手,而且,他从没学过音乐,就不能不让人感叹。他就是本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杨非。
杨非的家住在桓仁县,是今年9月份刚来到本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进学校,杨非就被活动室里的电子琴吸引住了,只要一有空就坐在电子琴前弹个不停。最初只是单音节敲打,渐渐的,他弹出了旋律。因为从小患脑瘫,杨非的手并不灵活,修长的手指明显比常人要僵硬,可是杨非的耳音和对音乐的感觉都特别好,只要平常多听几遍这个歌曲,然后自己琢磨一下,用手指在琴键上来回尝试几次,歌曲的旋律就出来了,难得的是音乐的起伏和轻重缓急也处理得非常到位。
本溪市慈善总会的义工每周都会来看望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义工们都特别喜欢这个会弹琴的杨非。义工中没有音乐老师,只有几个因为家里孩子学弹琴所以自己也懂一点的,看见杨非这么喜欢弹琴,就把一些简单的指法交给杨非,杨非一学就会,有的义工阿姨提出左手的和弦和右手配合的问题,杨非一听马上改进,非常聪明。杨非也喜欢现场给大家表演,有位义工用手机把周杰伦的《菊花台》歌曲放给杨非听,杨非出神地听着,手指不时的敲打琴键,边寻找琴键边记忆,不到十几分钟,已经能弹出成句的曲子,热心的义工阿姨在他耳边用简谱小心提示,很快,杨非高兴的举起手用不太清晰的语音说:成功了!然后,大家听到了《菊花台》熟悉的旋律在杨非的手里流出,一曲未了,早就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围绕在杨非身边的义工纷纷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赏,这么短的时间,就在大家的眼前,见证了杨非超常的音乐天赋,让人感叹,谁能相信这一切出自于眼前这个17岁的残障少年的手中呢。腼腆的杨非却羞红了脸。
有的义工看见杨非喜欢弹琴,要送杨非一本乐谱,杨非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懂乐谱,更没接受过试唱练耳的训练。平时弹琴的曲子就是经常听的歌曲,然后慢慢琢磨就弹出来了。杨非特别喜欢张雨生的歌,想把张雨生的歌都弹会,义工中马上有人表示下周来看他一定带来张雨生的歌,杨非高兴地直点头。
本溪一家琴行的老板听说了杨非的事儿深受感动,特意把杨非接到他的琴行,并表示随时欢迎杨非到琴行弹琴,而且会帮杨非找个老师。杨非高兴的告诉身边的人:“我坐在那个漂亮的琴前,弹一支曲子,我幸福的快疯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