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南关区教育局为自闭症儿童“送教上门”
这是一个设在家中的特殊课堂,学生是一名患自闭症的11岁男孩浩浩(化名)。初春的一个上午,“送教上门”的南关区东长小学教师于家京等人来到浩浩家,为他上科学课。
“老师好。”看见于家京,浩浩高兴地直拍手。“浩浩,于老师今天带几位叔叔阿姨来看你,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吗?”为更好地了解浩浩的情况和接受能力,东长小学校长何利坪特意请来南关区少年宫的心理咨询师宫玉波等人,一同为浩浩制定学习计划。
自闭症儿童往往同时存在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对陌生人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反应。看到浩浩高兴的样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于家京之前曾为浩浩上过一次语文课,发现浩浩存在沟通交流障碍。根据安排,于家京当天要给浩浩上科学课,为了吸引浩浩的注意,提高他的动手能力,特意为浩浩买来由很多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电路板组成电子积木。
9时40分,授课开始。浩浩看到电子积木果然特别高兴。于家京首先用电子积木组装了一个小型飞碟发射装置。看到积木旋转着冲向天花板,浩浩兴奋地要求尝试,但由于手指不灵活,尝试几次都失败了。“于老师帮你好吗?”浩浩坐直了身体,两手不停地拍着腿,但还是跟着于家京做了。终于,浩浩组装的飞碟也飞了起来。
每句话都要重复好几遍,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示范,还要经常把“溜号”的浩浩拽回课堂,但于家京没有丝毫不耐烦,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浩浩小时候是个普通的男孩,直到3岁时才发现大脑发育迟缓,后来被确诊为患有自闭症,之后上了三四年康复学校,7岁才会说话。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能上门送课,我们很希望浩浩尽快康复,早日融入社会。”浩浩的妈妈告诉记者,“浩浩对电子设备特别感兴趣,家里的电脑、手机他玩得比谁都好,还很喜欢拍照。”
“经常与他进行沟通非常必要,但每次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引起浩浩的烦躁感。”心理咨询师宫玉波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提出建议。
“来之前我还有很多顾虑,担心浩浩能否接受我们,但看到浩浩这样活泼可爱,家人也如此开朗乐观,我放心了。”何利坪说,她准备招收浩浩为东长小学的“校外学生”,针对其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他制定专门的课程表。
记者了解到,因患有疾病,一些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却无法正常上学,有的孩子甚至连特教学校的课程都无法坚持下来。今年3月,南关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启动“送教上门”活动,本着“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免费教育”的原则,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免费提供每周至少一次的家庭式“送教上门”服务。浩浩就是此项活动的一名受益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