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阳光
自闭症儿童训练日
■自闭会让孩子变得忧郁,8岁的小胖胖经过两年的训练如今情况已经好转了
■老师进行辅导练习时,一名孩子蒙上了眼睛,他的自闭世界需要长时间的去说服
■训练当中在加餐
■自闭让孩子拒绝外面的世界
■做规定动作训练,开发孩子潜能
■在爱星学校,孩子们脸上笑容多了
“患自闭症的孩子就像那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天上的星星不说话。”有人这样形容这些孤独的孩子。他们长着漂亮的面容,然而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无法体味母爱,不会与人交流,有很多偏执的兴趣和怪异的行为。他们病态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孤寂的世界里,外界的阳光总是无情地将他们遗忘……
关于儿童自闭症病因,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可该病发病率随着人们对自闭症的逐渐认识而逐年大幅提高,各国专家已达成共识。目前许多国家已专门成立该病研究机构,明确此类患儿的伤残等级,并设立了许多特殊治疗和教育机构,来关爱这些孩子和家庭。可在国内,几乎没有政府主办的专业治疗、教育机构,只有少量由患儿家长或热心公益人士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在兰州就有这样一个用爱心构筑的民间组织———兰州爱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这个家的创立凝聚了家长们的心血。最初,三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长期以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深深了解家有“患儿”的苦衷,但现实终究还需要去面对。为了让更多的患儿和家长不再孤寂和忧郁,这三名孩子的家长用一颗勇敢的心,承受着常人不愿承受的一切压力,坚强地站了起来,向自闭症宣战,为更多的患儿家长分忧解愁。为了还给更多自闭儿童应有的那份快乐,提高和改善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成立了最初的兰州家长自助互动联谊会,从那天起自闭症孩子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联谊会最初只有7个家庭,3个孩子的家长平时要忙自己的工作,到了周末也不能休息,要和其他家长一起研究训练孩子的方法,讨论孩子在这一周里的表现。每周风雨无阻的相聚感动了更多的特殊家庭,不断有更多的特殊家庭和特教老师加入进来。随着孩子们的增多,这个联谊会也在家长们的努力下终于成立了这所“爱星”学校。在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家长和老师们的努力,学校现在已经有7名专业的特教老师和一整套专业科学的康复训练教学方法。一群20多岁的年轻姑娘相聚在自闭症儿童的身边,为了孩子的明天,用她们的青春做出了无悔的选择。在这里,在家长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待雕琢的璞玉。当这两股爱的洪流相遇,相信这股力量会化作为创造自闭症儿童生命奇迹的源泉。
与大多数孩子一样,不幸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也需要宽松的成长环境,也需要受教育,也需要更多的关爱。随着自闭症儿童患者的逐年增加,如何帮助他们康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自闭症尚无医疗治愈办法,但他们通过专业训练与适当的教育,能够做到与人沟通、学习知识、生活自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所由家长自筹资金办起的特殊学校由于场地和资金的缺乏,还没有被大多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和家长所认识,目前接受其服务的特殊家庭有近40个,在这里接受训练的患儿有13名。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由于家庭的原因而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教育及训练时机。更令人担忧的是,大众和有关部门对自闭症缺乏充分的认识,所以至今我国没有明确将自闭症列为残疾。虽然自闭儿多有聪颖漂亮的面容,从外观上不容易被人认为是可怜的残疾儿,但他们比智残、肢残儿更可怜,这些自闭儿根本就不知体味母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受到欺负不会告状。因为他们与生俱来就不同寻常地沉醉在自我的世界里,隔绝与外界的沟通,致使他们各方面潜能得不到表现和发挥,而他们在有些方面确有让人刮目相看的才华。由于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机构如此紧缺,不少家长只好放弃原来的事业,走进了陌生的领域,自己担负起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在盲儿、聋儿、智障儿及肢残儿的康复事业正在被日益重视的今天,家长们呼吁,自闭儿的康复事业也应该引起关注,众多的自闭儿的父母们期盼着那一天!让自闭的孩子不再遭受鄙视和嫌弃的目光,让更多身边的人都能伸出友爱的双手,关心这些需要关爱的孩子,让爱心时时伴随在这些孩子身边……近日, 记者走近了在兰州家长支援中心部分正在进行自闭症康复训练的孩子,用镜头记录了这些自闭症孩子训练康复的艰辛。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谢这三名孩子的家长,感谢在这里辛勤辅导自闭症孩子成长的老师们,你们敞开的心扉感动了我,因为有你们,所以这些孩子永远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