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焦虑症”学校家长应当心
开学了,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忙碌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可连续几天来,很多学生表现出头疼、恶心、无精打采等症状。昨(6)日,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段劲峰告诉记者,这些学生的“开学焦虑症”,应当引起学校、家长的注意。
症状:紧张、焦虑、心慌
个案一:雷东,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暑假期间,因为父母较忙没时间管他,天天上网,过了一把上网瘾。眼看就要开学了,面对即将来临的紧张学习产生了恐惧,这几天经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头痛、浑身难受,心里也突然慌了起来。
个案二:和雷东相反,读初二的小胡,这个假期却忙着学习,在父母的要求下,她整天穿梭于三个兴趣班,丝毫没有感受到假期的休闲、轻松。开学了,想想又将投入到紧张的毕业班学习中,她心中不免有些恐惧。
实质:情绪障碍畏惧开学
据段劲峰介绍,“开学恐惧症”多在中小学生中出现,主要表现是拒绝上学。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起初会有头痛、腹痛或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述说,企图得到父母的同情允许其暂不上学。当父母要求其上学时,就会哭泣、吵闹、焦虑不安,即使勉强在学校,也表现得畏畏缩缩,不与同学说话,放学后才如释重负。
“开学”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在随机采访中,对开学表现出“恐惧”的学生的确不少。今年升入高三年级的赵鑫同学说,上学期为了几门差点不及格的课程他急得焦头烂额,开学了,一想到明年的高考就喘不过气来。刚升入市重点中学读高一的金海潮说:“提起开学,我是紧张多于兴奋,担心自己不能适应重点中学的学习节奏,担心和新同学的关系处不好。”
大多数同学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暑期两个月,很多同学都是在游戏机房、网吧、体育馆里度过的,想利用假期好好放松一下。开学了,他们对假期的自由生活还十分留恋。对于开学,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逃避”。
处方:调整作息时间适应学习生活
段劲峰认为,“开学焦虑症”这种情绪障碍,因为诱因不同而表现各异,但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暑假期间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学后紧张的学习形成鲜明反差,从而造成对开学存在心理障碍。
缓解中小学生开学恐惧,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学习和放松的关系,家长应持乐观的态度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从正面去迎接新的学期,给孩子以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同时父母应与学校联系,详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取得班主任老师的配合,暂时减轻其学习负担,使其较快建立自信心。(文中学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