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闭症人数 年增两成
自闭症人数近年大幅增加,内政部身心障碍统计显示,自闭症登记人数每年成长率约百分之廿;医师认为,应与鉴定机构的经验、技术进步,以及民众对自闭症了解增加有关,不过,国内相关医疗、专业职能复健、特教人力严重不足,值得正视。
台湾自闭症基金会执行长刘增荣说,国内各项身心障碍类别,自闭症人数增加最快。内政部统计,自闭症登记人数九十一年有三千一百卅五人、九十二年三千七百六十六人、九十三年四千五百六十二人,今年迄第二季已达四千九百卅五人。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主治医师吴佑佑指出,国内没有自闭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去年台北县针对公私立幼儿园调查推估,国内自闭症发生率约五百分之一,但考虑亚斯博格等高能自闭症患者可能没有被诊断,重度自闭症又可能被当作智障,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
相对于自闭症增加的速度,国内相关的医疗、专业职能复健、特教老师的人力严重不足,而且南北又有差距,值得正视。复健科医师卢璐认为,自闭症人数大幅增加,应该与鉴定机构的经验、技术进步有关,以亚斯博格症为例,五年前国内还很陌生,现在信息进步,自闭症一岁以前都可以鉴定出来。
自闭症迄今并无治愈方法,并不会痊愈,许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是自闭症,惊慌之余,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包括传统职能物理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等,医师提醒家长,不要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花钱,却没有得到合适的医疗。
台湾自闭症基金会、台北市自闭症家长协会目前开设的疗育课程,比较认同应用行为的分析,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透过重复、一对一的练习,来改善自闭症异于常人的行为、语言。例如透过游戏治疗,以剧本扮演的方式,训练自闭症患者学习反应适当的行为。
亚斯博格家长张蔚英表示,亚斯博格与自闭症障碍的程度不同,他们外表看似正常,但其实活在另一个世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战战兢兢,不知道随时会发生什么事,许多孩子因为人际沟通有障碍,拒绝上学,我的儿子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社会上对亚斯博格不了解,加上专业特教师资不足,有些学校将自闭症、亚斯博格和春晖项目、智障等特教学生放在一起。张蔚英说:「北部的资源还算丰富,过了浊水溪,南部家长甚至找不到医师鉴定亚斯博格症。」
家有自闭儿的家长李蕙君,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花了许多时间、金钱后,她建议家长必须自己先接受治疗,有正向、健康的态度,完全接受孩子的缺陷,才能进一步帮助孩子。她参与「星儿的天空」网站,与自闭症家长彼此支持,这股力量有时比医师处方更有效。
新闻辞典 亚斯博格症
亚斯博格症近年才被重视,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最新标准,与自闭症同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两者都需要行为治疗,必要时以药物辅助。
亚斯博格症患者的沟通障碍,主要来自无法解读他人的弦外之音,但由于语言发展不错,有时很难被诊断。
亚斯博格症的临床特征与自闭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同样有社交技巧缺陷、对某些特殊事物有超乎一般人的兴趣,但亚斯博格症患者有较佳的语言及认知能力,对他有兴趣的话题才与人互动,学习能力往往超越同学,但缺乏对变动的适应力,当事情以非预期的方式出现,就容易情绪抓狂,影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