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的对象不只是孤独症儿童
据调查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在全国大范围内仍在快速增加。近日,随着各地对随班就读这一文件的下达,相对来说孤独症儿童在这方面的受益是不可估量。但是,随班就读就只针对孤独症儿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随班就读的对象不只是自闭症孩子,还有很多学习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等,都可以进行随班就读教育。
例如,对于现代城市高楼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很多都存在不合群的现象,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了。有些家长认为不合群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都会觉得是孩子怕生,慢慢就好了,而且有部分家长还因此而更宠爱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的情况更严重。时间长了,孩子开始有内向、孤僻的倾向,甚至还有轻微的攻击性行为,慢慢的就很难与人合作,沟通,情绪也开始焦虑甚至悲观。这种情况算不上孤独症,但是却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交往。
其实,幼儿时期的不合群是完全可以纠正的。学龄前幼儿正处于个性萌芽和初步形成期,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孩子施加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雏形。但如果错过了学龄前这一最佳敏感期的话,很可能会影响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
面对不合群的孩子家长也应该提前进行一些干预,为孩子的随班就读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祥和、温馨的家庭交往环境。尽量不在孩子跟前过多地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甚至争执,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2、转变养育观念,改进养育方式。
要尊重孩子作为主体的人格和权利,避免包办代替。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摆脱依赖思想;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过分的“自我中心”;家长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独立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独自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
3、创建真实的交流环境。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与他人交往,让他们享有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自由;积极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帮助幼儿分析和解决同伴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努力结交好朋友,发展初步的友谊。
1988年我国教育部门根据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我国多年教育实践发展的经验提出:“坚持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新格局。
据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桂娥教授介绍,随班就读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特殊孩子的义务教育。如果每个普通班接受1-2名特殊孩子,依靠这些学校的良好基础,可以迅速大面积地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普及。虽然这一政策是因孤独症孩子而制定的,但随班就读的教育理念不单单针对这些自闭症孩子,它是适合各类有障碍有困难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