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融合

实现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 家长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羿云天 更新时间:2016-08-06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伴随着八月的来临,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也越来越近,对于适龄自闭症儿童来说,走进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一样,实现“随班就读”就成了他们必经之路,也成为自闭症儿童家长心里的一道鸿沟和梦想。
对于即将进入普通小学的自闭症儿童家长来说,他们一方面充满了期待与喜悦,一方面又充满了担忧与痛苦。了解了更多自闭症孩子被学校劝退,甚至被其他孩子家长联名要求退学的事件后,这种煎熬让他们更加茫然无措和提心吊胆。
家长是联接孩子和学校的纽带与桥梁
    众所周知,几乎每一个自闭症儿童家庭都有着一段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的灰色经历,自闭症患儿想要和普通孩子一样进入学校,往往都是被委婉或直接的拒绝,好一些的,会同意尝试一段时间,但最终大多数还是被“劝退”,这些经历几乎成了每一个自闭症儿童家庭挥之不去的“噩梦”。
    但是,既然选择了要让适龄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实现“随班就读”,那么作为家长就要摆正心态和位置,成为联接孩子和学校及老师的纽带与桥梁。
    即使是正常孩子在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师生及新的课程都有一个短暂的适应期,也即所谓的缓冲期。那么对于康复训练后逐步恢复正常的自闭症孩子来说,这个适应期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时间更长。因此,家长的角色就尤为重要。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学前引导,因为康复机构和普通学校存在本质的不同,包括老师、学生以及课程安排和环境与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家长在让孩子进入小学之前,最好要让孩子先适应学校的环境,比如:熟悉校园内的环境、带孩子进入校园等等,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以减少孩子进入学校后的不适反应。
    家长的辅助作用非常关键,尤其是适应期的陪伴将对孩子能否在新的环境里逐步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期间,家长如果能够积极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适应的时间就会缩短。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既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在除了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之外,还要承担着终身照顾自闭症孩子的重责,家长的自我调节和降压能力不可少。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在别人不理解和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多与其他家长交流,也可以定期去做心理咨询,及时排除心中的不良情绪和过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只有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症状和表现,因此,家长才能在每一个环节知道如何去应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如何教导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并从而配合老师做好对自闭症孩子的教学工作。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在别人不理解和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多与老师交流。
除了陪伴  家长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孩子顺利进入普通学校后,依然会面临很多无法预知的问题,这时候,除了陪伴,家长在孩子进入班级后,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第一,不能隐瞒实情,要将孩子的基本症状已经会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情况都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勇敢地走出去,争取学校的广泛理解与同情,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而造就一个“孤独的家庭”。
    既然选择了要让孩子实现“随班就读”,融入社会,那么,就应该正视孩子今后的发展问题,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学校、校长、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家长,而不是一味地隐瞒和不说实情,否则一旦出现危险情况伤害到其他学生后才被告知是自闭症孩子,那么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是无法控制乃至会无限放大。
    第二,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学做老师,教孩子学习技能。很多家长因为得知孩子是自闭症后,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感,就会让他们过分担心孩子,从而心疼孩子,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好服务。这样非但不利于孩子的康复,而且还会让他产生一种做错事后会有人保护和偏袒自己的放纵感(虽然他们不理解,但是这种行为的诱导会让他们表现出这样的认知)。要对孩子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说“不”,训练孩子听正确的指令。要用科学的训练去矫正孩子的异常行为,去化解孩子心理上、行为上的障碍。
    第三,不能过于心急,不要和其他孩子攀比。针对孩子的特殊情况,要请教专家并和老师一起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做长期教育的思想准备。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很慢、考试总是低分时,就会出现急躁的心理。对待自闭症儿童,不可过分放纵,也不可过分期望高,拿一个患病的孩子同正常孩子比本身就不公平。如果再这样对比下去,只能造成家长和孩子都失去希望和信心。在此,最好的心态是要正视事实,要随时发现到自己孩子的进步,不妨拿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训练前和训练后对比,那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进步很多了。
    第四,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在学校陪读,作为自闭症孩子家庭的另一方,要团结一心、关爱对方,为孩子创造亲密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成功地抚养和教育一个自闭症儿童的重要因素。
    第五、家长的特珠辅助是实现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普遍原则,在学校就读中,辅助更是不能缺少的。当自闭症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时,个别辅助可以针对自闭症学生进行个别的行为调节,必要的时候,辅助人员可以将自闭症学生带离教室,等待其隋绪平稳以后,再进人教室;在校园课间活动中,辅助人员需要监管自闭症学生的安全,给他们的交往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提供现场指导。辅助人员也可以帮助其他学生认识自闭症学生的特点,帮助其他学生学会和自闭症学生相处的方法。
    此时的辅助人员如果是家长,就要学会一定的辅助知识及康复训练方法。如果无法做到,可以协助学校委派的特教辅助老师一起进行自闭症孩子的监管和行为引导。但是就目前来说,在大多数普通学校还不能提供有效的辅助入员的情况下,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就是解决自闭症学生就读特殊辅助的最现实的方法。
    以上是作为一个家长本身要做到的几点准备。当自闭症孩子开始“随班就读”后,从孩子自身和周围人士来说,家长也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其一、家长要引导自闭症儿童对学校产生敬畏心。学校应该是一个让学生感到既可敬又可爱的地方。对刚入学的自闭症儿童而言,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大环境,儿童对学校敬畏心的产生,需要他们对学校有充分的理解。
    其二、尽早和其他家长打好招呼并开展活动,不要等到家长联合起来把自闭症孩子赶出班级的时候,才发现问题严重性。人性的自私一面和爱心慈悲一面都是有的。如果发生类似情况,对于家庭的打击痛苦不言而喻!
学业发展只是目标之一  快乐融入才是最终目的
    实现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是很多家长的美好愿望,国家也在政策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家长要做好长期教育训练孩子的思想准备。即使是一些智商较高的自闭症儿童,他们虽然能进入学校学习,甚至具有音乐、数学或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但是他们仍会由于对世界的不了解,产生不恰当的行为,尤其在对深奥的语言和社交技能的理解方面存在着困难,需要家长的终身帮助。
    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和正常孩子本身存在着无法改变的不同,因此,学业的发展并不是唯一目标,不能要求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学了多少理论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而应该是把自闭症孩子能否快乐融入当成是最终目的。
    正如郑州市金水区孤独症康复协会会长张桂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随班就读,没有专业条件的支持,一些随班就读的孩子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学业发展只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行为规范等。自闭症孩子将来不能跟上初中普通班也是很正常的,融合教育的目的不是非得跟普通孩子一样才能融入社会,而是让他们快乐地融入社会。”
    从更广泛的意义层面来说,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换位思考、积极面对,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爱自闭症儿童,才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让自闭症孩子在学校快乐成长,这才是最要的。
    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尽管已经出台了“随班就读”的政策,但在融合之路上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社会给予更多的包容与理解,才能真正的促进孤独症孩子的融合之路。
    虽然媒体报道有一部分自闭症孩子通过“随班就读”升到了初中、大学,并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并达到融合教育,其所需要的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接纳和支持,尤其是当前随班就读工作中特教老师紧缺、医教结合缺乏等问题,亟须解决。
    有开始就有希望,自闭症儿童的未来也能够在美丽的校园开出朵朵灿烂的花儿。 
 

加入收藏
Tag: 实现 你 准备好了吗 家长 自闭症儿童 随班就读
上一篇:自闭症误区之自闭症孩子到底该不该上学
下一篇: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利与弊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融合教育的定义及意义
  • 求解孤独症学生数学教育之困惑(二)
  • 自闭症孩子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进入普通幼儿园?
  • 一位自闭症患者就业后发生了什么?
  • 自闭症 社会互动 整合性游戏团体论文
  • 成人自闭症患者生活如何进行
  • 如何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参照能力
  • 融合教育是星儿成长训练的“对立镜”
  • 让孤独症儿童走入校门是美丽传说?
  • 自闭症儿童游戏教学益处多多,您了解吗?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