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临床特征,社交能力有质的损害,对他人和周围缺乏反应和情感联系;不倾向使用语言,不能应用已掌握的语言技能与他人交流;重复与刻板的行为,兴趣和局限的活动特点等三症状,并且在童年早期发病,即可作出诊断。当不符合以上的全部标准,可诊为典型孤独症。 &nb...
2004-08-21
这是一组起病于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的精神发育障碍,可伴有明显智能减退。男孩多见。 【诊断标准】(CCMD-2-R) &...
2004-08-21
以下诊断标准可供参考:??(一)通常在3岁前发病。 (二)人际交往障碍需具备以下项目中的二条: 1.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2.不能同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3.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别人以支持或安慰。 4.对集体的欢乐不能产生共鸣。 (三...
2004-08-21
作者:张桂娥 笔者在所咨询的上百例孤独症儿童家长的访谈中了解到:80%的孩子父母认为孩子起病于2岁以后,在2岁以前都是正常的;10%的孩子父母认为孩子在2岁以前觉得有些异常,但没有引起注意或者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查不出什么问题...
2004-08-20
F84 弥漫性发育障碍总论 本组障碍的特点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性质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个体在各种场合的各种功能活动都具有这种弥漫性质异常的特征,但它们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多数病例的发育异常始于婴幼儿期,除少数例外,均在五岁以内就已明显。常见(但并不总有)某种程度的一般认知损害,但本障碍只以行为...
2004-08-20
婴幼儿孤独症包括(l)、(2)、(3)总数6项以上,至少有2项是(l),而(2)、(3)至少各1 项。 (l)社会交往有质的缺损,表现为至少下列之二: (a)非言语性交流行为的应用有显著缺损,例如眼神交流、脸面表情、躯体姿态、及社交手势等方面; (b)与相似年龄儿童缺乏应有的同伴样关系; (C)缺乏自发地寻求与分享乐趣...
2004-08-20
一、关于诊断排除的困惑 最近有些家长提到了对他们的孩子是否是孤独症的困惑,前两天又有朋友向我提及这个问题,我在此提点个人的看法,以便有关家长能更好地学习白崎老师的教学精华。 白崎老师有丰富的经验,但他这次在下结论时有较多的客观局限。首先是家长多,白崎老师时间很紧张,他主要通过观察孩子的短时间自由表现和操作反应,以及听家...
2004-08-20
童年孤独症通常起病于三岁以前,是一种在言语/非言语的交流和语言特征、社会性的发展与游戏、不寻常的兴趣与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质的缺陷和异常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以下简称PDD)。 童年孤独症作为具有异质性的特殊个体似乎已有...
2004-08-20
临床表现和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症状) 主要症状就是不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患儿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开始时会被误认为是弱智或性格内向,还有的孩子在一两岁时看起来很正常,到3岁左右才发现有异类表现。孤独症患者学习正常人的语言会很困难,...
2004-08-20
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说,目前国际上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大体为四项: (1)与人建立不起感情联系,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 (2)语言运用存在质的损害; (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 (4)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南京市脑科医...
2004-08-20
典型孤独症诊断并不困难,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 ,对可疑患儿,病史询问和行为观察应该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有关问题或量表,进行结构式访谈。常用量表有ABC量表(Autism&am...
2004-08-20
在婴幼儿期诊断孤独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家公认的诊断准则,用既有的ICD-10 或DSM-IV 的诊断准则又有不恰当的地方。在婴幼儿时期的发展变化很大,就拿ICD-10 和DSM-IV 的诊断准则来说,其中「1.b 不能发展出和心理年龄...
2004-08-20
(1) A 有显著多重非语言行为缺损 B 不能发展适合身心发展...
2004-08-17
A、三岁前出现下列功能之发展迟滞或障碍,三项中至少有一项。 1、用于社交沟通情境之理解或表达性语言。 2、选择性社交依附或交互性互动的发展。 &am...
2004-08-17